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信息服务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预印本过刊 |  浙江省高校学报研究会栏目 |  留言板 |  English Version
在线办公系统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 作者投稿系统
 · 专家审稿系统
 · 编委审稿系统
 · 远程编辑系统
 · 主编审稿系统
在 线 期 刊
 · 最新录用
 · 当期目次
 · 下期目次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全年目录
 · 按栏目浏览
 · 摘要点击排行
 · 全文下载排行
 · Email Alert
 ·
下 载 排 名
更多>>  
下 载 中 心
 · 投稿须知
 · 论文模板
 ·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版权及投稿注意事项
  (1)欢迎来稿,稿件一经刊用,即按本刊标准酌致稿酬及著作权使用费(一次付清)。
  (2)本刊1998年起采用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制,凡为本刊赐稿者,请不要在文中(含英文)标著姓名等事项,作者简况请另纸附上。
  (3)本刊不办理退稿,也不奉告评审意见。
  (4)凡向本刊投稿者均同意文章经本刊刊登后,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含各种介质、媒体及各种语言、各种形式)即让与本刊。作者如不同意,请在来稿中申明。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刊同意,不得转载、转录本刊文章(含图表)从事相关经营活动。
  (5)投稿作者承诺文责自负,如有侵权等行为,与本刊无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 51卷 1期
刊出日期 2021-01-10

主题栏目:休闲文化研究
主题栏目:中国“三农”问题研究
法学研究
文学研究
院士观点
主题栏目:马克思主义研究
管理学研究
主题栏目:休闲学研究
主题栏目:数字经济研究
语言学研究
在线优先出版论文
主题栏目:休闲文化研究
1
浙大学报社科版2021年第一期目录
2021 Vol. 51 (1): 1- [摘要] ( 729 ) [HTML 1KB] [PDF 707KB] ( 729 )
院士观点
5 吴朝晖
多元经济空间交互运行,数字治理驱动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Hot!
在新发展阶段,数据要素化和社会经济数字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数字技术革命加速推动人类经济活动向多元经济空间拓展,数字治理是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实现区域一体化的关键路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智治性是数字治理驱动的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主要特征。可以从规划编制、城市大脑、城市群安全防控、中心城市决策体系、中小城市场景开发等方面推进区域一体化发展,从建设数字政府、发展数字经济、数据驱动创新、打造高品质数字社会等方面加快建设数字区域一体化发展体系。
2021 Vol. 51 (1): 5-9 [摘要] ( 952 ) [HTML 1KB] [PDF 701KB] ( 952 )
主题栏目:马克思主义研究
10 康晓强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 Hot!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较强的持续性,是中国道路的固态化呈现、中国理论的制度化表达、中国文化的正式化沉淀,因而成为辨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直接的标志和最鲜明的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方向层面以中国共产党为“中轴结构”实现对一切工作的有效领导;二是在立场层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三是在方略层面坚持守正与创新的有机统一;四是结构层次层面的延展性。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对于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结构、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本质以及人类制度文明的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2021 Vol. 51 (1): 10-21 [摘要] ( 1164 ) [HTML 1KB] [PDF 1209KB] ( 1164 )
主题栏目:中国“三农”问题研究
22 钱文荣, 郭小琳, 王大哲
乡村有效治理的微观实现机制研究——基于乡村危房改造项目的案例分析 Hot!
治理有效的实现前提是找到适合特定组织环境的治理结构安排。乡村治理有效性的发挥主要受制于相关主体间的资源互动关系、基层政府的差异化约束和村治当家人的动员积极性。其中,不同要素发挥作用的大小因不同的地方治理结构而有明显差异。为此,需要在城乡共治的治理结构下构建基层治理单元与村级治理单元在国家纵向治理体系中的“协同制衡”关系,通过改善城乡共治框架下的治理结构,协调多元主体的利益诉求,建构多元主体主动参与的激励机制,提升乡村内生发展能力。
2021 Vol. 51 (1): 22-35 [摘要] ( 655 ) [HTML 1KB] [PDF 1507KB] ( 655 )
36 李丽莉, 俞剑, 张忠根
中国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政策回顾与展望——基于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分析 Hot!
乡村振兴的关键在于人才振兴。对2004—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内容分析表明,中央政府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部署力度总体上不断加大,政策内容框架逐渐系统化,形成自上而下推进城乡均衡发展、农村内部培育与外部人才引进相结合的基本脉络,关键政策调整包括加强乡村医疗人才队伍建设、推进社会医疗保险城乡统筹、全面提升农村义务教育水平、深入开展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积极支持外出人员返乡创业、加快建立乡村人才引进机制等方面。未来政策要重点着力于全面推进城乡居民医保制度整合、加快实现城乡教育事业融合发展、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完善乡村创业创新支持服务体系、建立健全乡村人才引进长效机制、优化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保障工作等方面。
2021 Vol. 51 (1): 36-50 [摘要] ( 675 ) [HTML 1KB] [PDF 1396KB] ( 675 )
法学研究
51 郑春燕
转型政府与行政法治 Hot!

四十多年的改革发展史就是一部中国行政法治的变迁史。以政策追踪分析的方法,可将中国行政改革分为四个阶段,相应地,行政法学也经历了四个转型:第一阶段是“精兵简政”改革,是行政法制的初创期,效率价值主导了行政法学研究;第二阶段是“职能转变”改革,在这一阶段,控权理念占据依法行政的核心要义,形塑了以行政行为为支点的行政法学体系;第三阶段是“公共服务”改革,拓展行政活动的形式,在平衡论与控权论的论辩中探索行政法学基础理论的根基;第四阶段进入国家治理改革,补强民主正当性的实质法治路径受到青睐,新行政法学研究提上日程。历史发展的脉络表明公法研究必须深植本国背景。唯有理解当下并预判未来的政府定位,才能经由法释义学方法而发展出契合国情的行政法治。

2021 Vol. 51 (1): 51-68 [摘要] ( 807 ) [HTML 1KB] [PDF 1627KB] ( 807 )
69 柳经纬, 聂爱轩
我国标准化法制的现代转型 Hot!
2017年《标准化法》的修订,标志着我国标准化法制的重大变革。具体表现为:在标准属性上,精简了强制性标准,实现了标准从技术法规到技术要求的回归;在标准体系上,改变了不同主体制定的标准之间的层级关系,确立了标准的平等地位;在标准化资源配置上,改变了政府主导的资源配置体制,形成了市场与政府并重的格局;在标准化领域上,从一二三产业扩展到社会事业等领域。这一变革顺应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必将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也将促进其他法律制度的进一步完善。
2021 Vol. 51 (1): 69-80 [摘要] ( 537 ) [HTML 1KB] [PDF 1151KB] ( 537 )
81 王春业
论规范性文件一并审查制度的实践偏离与校正 Hot!
在规范性文件一并审查制度的实施中,由于“正当理由”含义的不确定、规范性文件识别标准及依据关系认定标准的过于严苛等原因,许多规范性文件没能进入合法性审查程序。由于审查标准不明确,进入审查程序的规范性文件很少被认定为违法。这些问题使得规范性文件一并审查制度几乎形同虚设,未能实现该制度建立的初衷。对此,应当从加强对规范性文件的司法监督、及时纠正违法规范性文件的立场出发,进一步校正和完善一并审查制度。校正的路径包括:科以法院释明的义务,以解决“正当理由”的模糊性和解释的随意性问题;对规范性文件进行分类识别,以防止将众多规范性文件排除在审查程序之外;以宽松的标准来认定规范性文件与所诉行政行为间的关联性;以规范性文件的制定标准作为对规范性文件的审查标准,以解决审查标准过于宽松的问题。
2021 Vol. 51 (1): 81-94 [摘要] ( 552 ) [HTML 1KB] [PDF 1299KB] ( 552 )
155 樊波成
志士不忘在沟壑:儒家的守官思想 Hot!

《孟子》“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并非舍生取义之意。句中“忘”字应当读作“妄”,全句旨在强调重死守节,反对轻生妄死。对社会个体而言,礼制时代的“义”相当于高度分化且高度固定的职守,舍生取义也因此被限定在“守官而死”的范畴内,因僭越职守而死即为“妄死沟壑”。在早期儒家看来,泄冶、史鱼、宗鲁等忠信殉主的行为都是僭越礼制的“侵官”与轻生捐命的妄死,他们的忠信初心与悲惨结局对礼制的破坏更加深入。柳宗元、金履祥等人对守官的质疑源于后世对礼制时代伦理秩序的隔膜。守官是维持周礼运转的重要条件,也是孟子对杨朱“利己”和墨子“利他”两种极端倾向的制衡。守官思想的消亡使人们普遍讳言利己而高倡利他,从而影响了对“志士不忘在沟壑”的释读。

2021 Vol. 51 (1): 155-162 [摘要] ( 767 ) [HTML 1KB] [PDF 1041KB] ( 767 )
管理学研究
95 吴晓波, 许宏啟, 赵敏超, 谭子雁
创业团队性别多样性对商业模式创新的影响研究:团队任务特性的调节作用 Hot!
“创新创业”不仅是当今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热点之一,也是学术研究的重要议题。对于资源相对缺乏、能力相对薄弱的创业企业来说,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一种新的竞争优势来源,能够帮助创业企业提升绩效。因此探究创业企业商业模式创新的驱动因素显得尤为重要。对155个创业企业进行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创业团队中性别多样性与创业企业商业模式设计的新颖性正相关。当任务互依性高时,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会减弱;当任务复杂性高时,两者之间的正向关系会增强。
2021 Vol. 51 (1): 95-110 [摘要] ( 764 ) [HTML 1KB] [PDF 1374KB] ( 764 )
在线优先出版论文
111 杜健 鲁婕 金易 常晓然
破解OFDI建立模式中的文化距离悖论:注意力的调节作用

建立模式是国际化研究和实践中的重要议题,文化距离是一个备受关注的国家层面因素。然而主流理论框架关于文化距离与建立模式的关系存在着“文化距离悖论”。事实上,文化距离的扩大同时造成内部整合风险和外部适应风险,而新建和并购模式在降低内外部风险方面各有所长。因此,跨国企业对内外风险的注意力分配决定了企业选择新建还是并购的进入方式。实证研究发现:跨国企业本地化战略和东道国市场环境动态性将正向调节文化距离与并购建立模式之间的关系,这一调节作用又会随着企业防御性的提高而增强。

2021 Vol. 51 (1): 111-128 [摘要] ( 584 ) [HTML 1KB] [PDF 798KB] ( 584 )
主题栏目:数字经济研究
129 陶云清, 曹雨阳, 张金林, 邹凯
数字金融对创业的影响——来自地区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证据 Hot!
以科技赋能的数字金融正在不断催生出新的金融服务模式,对宏观地区创业乃至微观家庭创业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2011—201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和2018年CFPS数据,实证检验数字金融对创业的影响,可以发现:(1)数字金融促进了地区创业,这种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覆盖广度和使用深度两个维度,两者关系具有一定的稳健性;(2)数字金融对创业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城镇化率低、政府干预程度低和物质资本高的省份;(3)数字金融对创业的影响存在门槛效应,超过某个阈值后,对创业的促进作用更强;(4)数字金融促进地区创业的直接原因是它促进了家庭创业。
2021 Vol. 51 (1): 129-144 [摘要] ( 703 ) [HTML 1KB] [PDF 1336KB] ( 703 )
主题栏目:休闲学研究
145 庞学铨, 方芳
从古代旅游到现代旅游:以旅游与卧游的关联为线索 Hot!
中国古代旅游的研究意义一直是悬而未决的问题,而从汉语“游”一词的语义发生、转变、深化的历史入手,可对这个问题有所观照。旅游具有游文化的共时性和历时性的内涵:在共时中,旅游保留了游的哲学、美学意味;在历时中,足不出户的“卧”与失其本居的“旅”对立,构造了卧游与旅游之间的关联。在对游史的研究中发现,宗炳通过对旅游的感悟,改造了古代道教的卧游养生术,形成了卧游审美观、哲学观。而在晚明,卧游的世俗化也与现代旅游的兴起有着重要关联。因此,卧游在中国古代旅游与现代旅游的意蕴转变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卧游也成为旅游想象,融入现代旅游实践和旅游体验之中。
2021 Vol. 51 (1): 145-154 [摘要] ( 500 ) [HTML 1KB] [PDF 1139KB] ( 500 )
语言学研究
163 冯全功
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回顾与展望 Hot!
在国家大力提倡理论自信与文化自信的大环境下,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中国特色翻译理论指的是基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文论等学术话语资源发展而来的翻译理论,国内学者提出的文章翻译学、和合翻译学、大易翻译学等是其典型的样态,理论构建遵循“本位观照,外位参照;古今沟通,中西融通”的基本原则,具体方法视研究对象与研究目的而定。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除广为人知的信(达雅)、神(似)、(化)境之外,其他如道、气、诚、本、和、韵味、阴阳、自然等重要哲学、文论范畴还有待深度引入翻译研究之中,但也面临着志士难寻与方法论层面的发展困境。我们唯有扎扎实实地做下去,才有望在国际译坛上发出自己独特的声音。
2021 Vol. 51 (1): 163-173 [摘要] ( 1384 ) [HTML 1KB] [PDF 1142KB] ( 1384 )
174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创新与国际发展 Hot!
21世纪以来,始创于中国的生态翻译学理论话语体系循序渐进、不断发展,目前方兴未艾,影响力持续提升。生态翻译学的两大亮点在于理论创新和国际发展。其理论创新包括:创设“关联序链”,揭示“生态范式”,确证“三生”论域,首倡“新生态主义”。如果将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创新看作其发展的内涵,那么,其外延则是其向外传播的国际化实践和探索,其路径包括:举理论之旗,走生态之路,致东方之学,打首创之牌,趋学派之势。实践表明,理论创新是国际发展的基础和动力,而国际发展则是理论创新的一种路径、标志和追求;理论创新和国际发展是相辅相成、互动共进的,体现出同频共振的基本特征。对生态翻译学理论创新和国际发展的梳理和发掘,或许能为我国生态文明新时代翻译研究的新作为提供一种可行的途径,也或许能为相关领域的其他理论体系创新和国际发展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范例。
2021 Vol. 51 (1): 174-186 [摘要] ( 1246 ) [HTML 1KB] [PDF 1295KB] ( 1246 )
文学研究
187 何诗海
清代“诗文相通”说 Hot!
在诗文关系的认识上,清人多主诗文一理、诗文相通,与明人严守诗文疆界,反对破体为文形成鲜明对比。其根本原因在于宗宋思潮的兴起,而理论基础则是“诗文相通”说。清人通过阐发诗文体性、功用、艺术手法、审美旨趣等方面的相通相近,确立“以文为诗”的正当性及宋诗的艺术价值和历史地位,促成了清诗发展由唐入宋的转型。“诗文相通”说也随之成为清代诗学的主流观念。此外,清代的弘通学风也推动了这一主流观念的形成。
2021 Vol. 51 (1): 187-199 [摘要] ( 596 ) [HTML 1KB] [PDF 1429KB] ( 596 )
200 郭健
清稿本《〈西游记〉记》作者、批语及价值考论 Hot!
国家图书馆藏“怀明”批注的抄稿本《〈西游记〉记》是现存清代七种《西游记》批注本之一。此前虽有学者关注和研究过此书,但其作者“怀明”的真实姓名和身份一直是未解之谜,其学术价值也尚未获得充分认识。结合浙江图书馆所藏部分资料考证可以确定:“怀明”就是晚清浙江会稽学者朱敦毅。除《〈西游记〉记》外,他还有《老子〈道德经〉参互》《庄子〈南华经〉心印》《六壬灵镜》《槐荫小庭诗草》四种著述留存至今。与清代大部分《西游记》批注本类似,《〈西游记〉记》的批语也是用道教内丹学来诠释《西游记》,但又独具内丹学南宗特色,更准确地揭示了《西游记》中部分内丹学术语的内涵。《〈西游记〉记》对《西游记》及其批评史研究、朱敦毅及其著述研究均具有独特的价值。
2021 Vol. 51 (1): 200-209 [摘要] ( 616 ) [HTML 1KB] [PDF 3960KB] ( 616 )
210 列夫
巴赫金对作者意图的独到诠释 Hot!
诠释学者在诠释文学作品的意义时,总是会涉及如何看待作者意图这一问题。诠释学界对这一问题有不同看法,巴赫金的看法与之有相近之处,同时又有巴赫金的独到之处。巴赫金始终认为,作品中总是存在或明或暗、可以揭示的作者意图,巴赫金主要是从小说话语中的多声性和对话性视角来深入诠释作品中的作者意图,这一点在复调小说理论中也得到了集中体现。巴赫金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视为复调小说,认为这类小说不同于独白小说的一个根本之处就在于作家在实现自己的作者意图时,采用了一种与人物对话的表现方式,从而使复调小说的作者意图充满了对话性表现力。
2021 Vol. 51 (1): 210-221 [摘要] ( 591 ) [HTML 1KB] [PDF 1300KB] ( 591 )
222 欧荣
转型焦虑的新维度:英国“两种文化”之辩再探 Hot!

如果说19世纪英国文人的文化观蕴含着转型焦虑,贯穿着对机械文明所代表的“进步”话语的质疑和批判,那么进入20世纪以后,英国社会的转型焦虑呈现出新的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在结束的同时,也终结了人类社会“线性进步”的神话,但“科技进步”“福利至上”的话语仍然不绝于耳。这给当年由托马斯·卡莱尔等人开创的、针对“进步”话语的批评语境增添了新的语料和新的视角,促使文化批评向新的深度拓展。斯诺和利维斯之间的“两种文化”之辩并非简单的科学与人文之争,而是体现二者文化观念的不同,折射出二战后英国文化观念的嬗变,尤其是科学主义、技术功利主义话语对文化观念的侵蚀。该事件及其余波极大地影响了二战后英国文坛的文学创作和文化观念之间的互动。

2021 Vol. 51 (1): 222-231 [摘要] ( 540 ) [HTML 1KB] [PDF 1194KB] ( 540 )
232 史烨婷
莫迪亚诺笔下的巴黎空间 Hot!
无论二战期间还是20世纪60年代,帕特里克·莫迪亚诺笔下的巴黎作为文学创作中的重要元素,皆具备列斐伏尔空间理论中的物理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不同层面,并呈现出现实精确性和诗意象征性高度统一的特点:精确的地址和真切的描述使作家的文学空间带有强烈的历史现实意味;空间对人物的情感、心理和思考方式产生重要影响,使其在人物眼中幻化;人物活动于其间,以迷失、逃离、反抗、寻找等方式改变着社会关系和力量对比,不断反作用于空间,塑造着空间。莫迪亚诺记忆书写中的巴黎因此处于开放的、非二元对立的状态,丰富、深刻、永恒变化。
2021 Vol. 51 (1): 232-240 [摘要] ( 782 ) [HTML 1KB] [PDF 1131KB] ( 782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本刊荣获第30届浙江树人出版奖
一刊一文!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期刊和优秀文章名单出炉
新时代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语言政策研究热点与趋势研讨会举行
第一届“制度性话语与国际治理”高层论坛在杭州举行
休闲城市,美好生活——第四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和2019世界休闲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入围世界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数Q1区
本刊再次荣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
本刊综合评价总分位居全国综合性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第一
本刊第三次荣获“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称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考察团与浙大社科学报举办“构造学术全媒体传播体系”研讨会
“共产主义观念及其在当代艺术中的表征”国际研讨会邀请函(第一号)
人工智能与法学论坛(第1期)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
中西比较文献学与书籍史研究工作坊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
第四届中国数字贸易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数字贸易研究奖颁奖礼成功举办
“跨语言与跨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在浙江大学顺利召开
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公布 浙江获奖作品一览
本刊主编罗卫东教授组织翻译的书上了习主席办公室的书架
本刊三次蝉联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网络版)》喜获树人奖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当代美学问题高层论坛”顺利举行
“当代美学与人类学:时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本刊与TrendMD签订服务协议
“首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大连论坛”圆满召开
“当代美学与人类学:时尚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考古发现与中古文学研究”专题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
“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中的美学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通知
“跨文化与区域研究高层论坛”顺利举行
浙大社科学报连续四次蝉联“中国国际品牌学术期刊”称号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获2016年度三项国家社科基金期刊资助项目、四项省重点期刊扶持项目
浙大社科学报综合评价总分居全国综合大学学报第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考察项目组调研考察本刊
本刊再次荣获“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称号
国家社科规划办报道:本刊成为“CCTSS中国图书国际推广计划”首个期刊成员单位
国家社科规划办报道:本刊与美国数字发行公司签订首个中国期刊全球推广协议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调研本刊
本刊再次入选中国“百强社科期刊”
本刊入选“2015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
本刊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
本刊获总局网络连续型出版物刊号
本刊协办的2015年嘉兴市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专家研讨会在嘉兴市召开
媒体报道: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努力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为例
本刊在全国高校出版工作视频会议交流期刊数字化经验
本刊与华艺数位等成功举办“在大数据时代掌握学报竞争优势说明会”并成为我国最早采用ORCID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之一
本刊率先采用ORCID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全力打造领先数字期刊
全国高校出版工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
本刊再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光明日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两年及五年影响因子跃居全国综合性学报第一
本刊两年及五年影响因子跃居全国高校综合性学报第一
本刊2013国际影响力位居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综合性期刊第一
本刊2013影响因子继续位居全国人文社科综合性期刊前三
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拟收录目录(共533种)
本刊荣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2013年度考核本刊成绩优秀
本刊跻身全国“百强报刊”
本刊2012年影响因子继续位居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类期刊第一
我刊荣获第5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我刊连续三次入选“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本刊荣获教育部“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本刊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首批资助名单
本刊被“核心期刊国际认证协会”收录为国际核心期刊
方汉文教授2012年元旦题赠浙大社科学报
本刊被七家重要国际数据库的14个国际索引收录
本刊影响因子位居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类期刊第一
国际著名公共管理专家马克·霍哲教授(Marc Holzer)受聘为本刊国际编委
本刊郑重声明
浙江大学历史系与本刊拟联合举办“史学研究新趋势高层论坛”
本刊被美国MLA收录
我刊获2010年度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浙大社科学报学术影响力位居全国高校综合性人文社期刊前三
本刊开通微博
本刊2010年部分媒体专文、专访报道辑录
本刊2009年部分媒体专文、专访报道辑录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名刊工作”会议上表扬本刊
本刊开通手机版
我刊获2009年度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本刊网站改版
本刊受到教育部工作简报的表彰
本刊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编辑部公告-20220216
浙大社科学报在“名刊建设”中探索前进
本刊在“中信所”高被引期刊排名中名列前茅
本刊已于2009年3月推出在线优先出版论文
本刊2008年各项数据继续名列前茅
本刊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哥白尼索引”收录
本刊建立双重防线:在全国社科期刊中率先采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编委会
更多>> 
 

     为促进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推进学术文献资源的有效传播,本刊全文资料已入网中国知网(CNKI)、台湾华艺思博网(CEPS)、中国移动阅读基地、超星数字图书馆等,如作者有异议,请来函说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本刊提醒投稿者注意:来稿凡经本刊使用, 如无数字版、有声版等各种介质、媒体及各种语言、各种形式等方面的特殊声明,即视为投稿者同意授权本刊及本刊合作媒体进行信息网络传播及发行,同时,本刊支付的稿费已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稿费。特此通告。

更多>> 
 

 · 中国知网(CNKI)
 · 万方数据
 · 中国期刊协会网
 · 教育阅读网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发表一流的成果,传播一流的发现,提供一流的新知

浙ICP备14002560号-5
版权所有 © 200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浙ICP备05074421号
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邮编:310028 电话:0571-88273210 88925616 E-mail:zdxb_w@zj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