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与华艺数位等成功举办“在大数据时代掌握学报竞争优势说明会”
并成为我国最早采用ORCID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之一
随着学术文献发表数量与日俱增, 如何在大数据时代精准掌握文献信息,有效提升学术期刊的影响力,成为目前学报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借由文献与学者之标识符,可在网络数字环境中追踪定位且分析文献和学者的影响力,进而提高学报竞争优势。受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委托,本刊与华艺数位公司、中国教育图书进出口有限公司于2015年4月24日在浙江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了“在大数据时代掌握学报竞争优势说明会”。
会议内容分为两大部分。首先,华艺数位公司郭文平经理做了题为“与全球学术界接轨——从两岸学术互引谈起”的报告,通过中国社科院及全国高校文科学报研究会相关学报文献的被引用分析,介绍了目前我国大陆与台湾地区文献相互引用的现况,进而介绍了数字对象标识符(Digital Object Identifier)与研究者标识符(Open Researchers and Contributor ID)的作用,希望借由完整的数字出版价值链,并通过期刊定期影响力分析报告之反馈,给学报编辑部提供各种参考,以提高高校学报的影响力与国际显示度。DOI、ORCID分别是文章、研究者的“学术身份证”。DOI的作用在于提升文献被引用的精准性;而ORCID则可以解决作者重名,以及同一作者因命名方式不同或工作单位调动等导致无法准确定位的问题;通过ORCID可在不同数据库间发掘同一个学者,追踪其学术成果,使之能够准确地被读者检索和引用。DOI和ORCID完整串联起文献与学者,强化了“学者—文献—学报”的联系,使学报影响力能够在大数据时代得到进一步提升。
随后,浙江大学出版社数字中心童华章博士与本刊编辑部刘双庆编辑,分别介绍了DOI与ORCID在《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的实践与应用,以期加深与会者的具体理解。童华章博士首先介绍了我国对数字出版产品标识管理的政策导向;其次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为例,对DOI的解析、引用等情况做了进一步说明,以便与会者详细了解DOI的使用现状;他还介绍了DOI的增值服务,如元数据查询、多重解析、解析量统计、自动化接口等。刘双庆编辑则细致地演示了ORCID的注册流程、研究者个人信息(如教育程度、就业状态、资金资助、学术成果等)完善的操作,并简要介绍了如何正确使用ORCID和使用后的便利。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早在2014年春即开始跟进ORCID相关注册信息,并与华艺数位取得联系;2015年4月,正式采用ORCID,本刊也成为我国人文社科期刊中最早采用ORCID的期刊之一。
本次会议共有来自北京、上海、浙江、重庆、湖北等地四十多个编辑部八十人参加,会中的问答环节以及会后编辑的发言与进一步讨论皆积极热烈,会议圆满闭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