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信息服务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预印本过刊 |  浙江省高校学报研究会栏目 |  留言板 |  English Version
在线办公系统
· 编辑部公告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 作者投稿系统
 · 专家审稿系统
 · 编委审稿系统
 · 远程编辑系统
 · 主编审稿系统
在 线 期 刊
 · 最新录用
 · 当期目次
 · 下期目次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全年目录
 · 按栏目浏览
 · 摘要点击排行
 · 全文下载排行
 · Email Alert
 ·
下 载 排 名
更多>>  
下 载 中 心
 · 投稿须知
 · 论文模板
 ·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版权及投稿注意事项
  (1)欢迎来稿,稿件一经刊用,即按本刊标准酌致稿酬及著作权使用费(一次付清)。
  (2)本刊1998年起采用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制,凡为本刊赐稿者,请不要在文中(含英文)标著姓名等事项,作者简况请另纸附上。
  (3)本刊不办理退稿,也不奉告评审意见。
  (4)凡向本刊投稿者均同意文章经本刊刊登后,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含各种介质、媒体及各种语言、各种形式)即让与本刊。作者如不同意,请在来稿中申明。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刊同意,不得转载、转录本刊文章(含图表)从事相关经营活动。
  (5)投稿作者承诺文责自负,如有侵权等行为,与本刊无关。
4658
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联合召开全国高校出版工作视频会议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在会上交流期刊数字化经验

 

        为全面提升高校出版质量和水平,促进高校出版工作持续健康发展,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于2015年3月25日上午在北京联合召开全国高校出版工作视频会议。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吴尚之、中宣部出版局局长郭义强出席会议并讲话。在京有关高校领导以及图书、报刊等单位负责人参加了主会场会议,各教育厅、新闻出版广电局及出版单位也在分会场参加了会议。
        会上,北京大学常务副校长、清华大学党委副书记、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社长、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编辑部副主编、上海大学期刊社社长、西安交通大学音像出版社总经理共八家单位负责人分别交流了工作经验。《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作为唯一的编辑部代表,在会上做了题为《适应数字出版新常态 打造学术期刊全媒体传播新格局》的发言,介绍了近年来尤其是2012年获得国家基金资助以来,编辑部在期刊数字化方面的新尝试。
        浙大社科学报的数字出版物始于2006年,是一款立足于人文学科及社会科学类学术论文,以全媒体传播、优先出版与开放访问为目标的互联网学术出版物。获得国家基金资助以来,浙大社科学报积极寻求“名刊建设”持续健康发展的战略机遇,在期刊数字出版方面进行了新的有益探索。如,2012年6月建立了独立的APP,2014年加入了多刊集群的“核心学术期刊客户端(ipad)”;2014年,尝试为每篇论文提供二维码。在原有微博基础上,于2014年新建“人文社科学术精品图书”微栏目。目前,学报微粉丝已逾2万,2014年,单篇论文周微阅读量最高逾17.6万。自2009年3月推出我国中文期刊首篇以单篇为发表模式的“在线优先出版”论文,并建立了我国首个自主性中文优先数字出版网站以来,浙大社科学报以国家基金资助为契机,突破了传统期刊“整刊齐清定”及固定“卷数”“刊期”“页码”和定期发表的时限时滞,不断尝试适应网络单篇出版的全新编校与出版流程。如今,单篇论文先于印刷版在网络首发,已成为浙大社科学报论文出版的新常态,印刷版已成浙大社科学报网络版的后续集成行为,学报的数字化也从后端的传播发行覆盖到全数字内容生产的前端、中端和末端。截至2014年,已有20个国家和地区、60多位海外著名学者在浙大社科学报的优先出版网站发表论文;15名国际著名院士或终身教授主持了在线“主题研究”栏目;近5年优先出版论文全文及摘要下载量逾60.6万次,篇均1192次;2015年1月初新上传的优先出版论文,仅半月内单篇全文下载量最高已逾906次。而学报于2008年初建立的DOI标识,不仅有效完成了资源间的国际化链接,也使浙大社科学报的单篇优先出版论文有了全球通用的唯一身份认定,获得国家基金资助后,学报办刊质量不断提升,国际解析链接量不断扩大,2014年1月, DOI单月解析链接量也从过去月均数百愈千,递增到月3219次。         
        浙大社科学报还积极推动开放访问,打破资源壁垒,传递“学术星火”。迄今学报网站已提供1999年来所有印刷版期刊的PDF版,2009年以来所有单篇优先数字出版论文645篇;近5年内,学报网站全文下载量已逾224.8万,年均下载44.96万,单篇全文下载量最高逾1.37万次,国际来访IP地址逾70多个国家。OA不仅提升了期刊影响力和显示度,还传递了“学术星火”。部分选题很窄、读者面很小的文献考证论文,不少期刊限于评价因素不愿刊发,但在开放的互联网则以最快的速度传播海内外并发挥着长尾效益。OA即时交互和公开的特点,还使学术失范行为难以藏身,并对浙大社科学报的纸本发行起到正向促进作用。2014年,在全球纸本发行萎缩的大趋势下,浙大社科学报年度纸本发行量比去年略增四百本,收入逾30万。
        浙大社科学报早在2009年即建立了网络投稿与审稿系统,实现了生产过程的数字化。2010年1月开通手机版,首推学术期刊移动阅读与印刷版、电子版同步出版的全新传播模式,在推动全媒体传播,实现传播方式多样化方面做出了努力。2012年获得国家基金资助以来,编辑部在全媒体数字出版方面不断探索,试水平板电脑APP,全媒体多途径扩大OA传播范围,探索和改进传统出版流程创建新的数字出版模式,提升了期刊竞争力,取得了新的业绩。
李卫红在讲话中系统总结了高校出版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高校出版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任务,对高校出版工作提出了要求;同时也充分肯定了学报在期刊数字化方面所做的有益探索。
 
                                                    
发表一流的成果,传播一流的发现,提供一流的新知

浙ICP备14002560号-5
版权所有 © 200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浙ICP备05074421号
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邮编:310028 电话:0571-88273210 88925616 E-mail:zdxb_w@zj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