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信息服务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预印本过刊 |  浙江省高校学报研究会栏目 |  留言板 |  English Version
在线办公系统
文章快速检索 高级检索
 · 作者投稿系统
 · 专家审稿系统
 · 编委审稿系统
 · 远程编辑系统
 · 主编审稿系统
在 线 期 刊
 · 最新录用
 · 当期目次
 · 下期目次
 · 过刊浏览
 · 高级检索
 · 全年目录
 · 按栏目浏览
 · 摘要点击排行
 · 全文下载排行
 · Email Alert
 ·
下 载 排 名
更多>>  
下 载 中 心
 · 投稿须知
 · 论文模板
 · 版权转让协议
更多>>  
版权及投稿注意事项
  (1)欢迎来稿,稿件一经刊用,即按本刊标准酌致稿酬及著作权使用费(一次付清)。
  (2)本刊1998年起采用同行专家双向匿名审稿制,凡为本刊赐稿者,请不要在文中(含英文)标著姓名等事项,作者简况请另纸附上。
  (3)本刊不办理退稿,也不奉告评审意见。
  (4)凡向本刊投稿者均同意文章经本刊刊登后,其著作权中的财产权(含各种介质、媒体及各种语言、各种形式)即让与本刊。作者如不同意,请在来稿中申明。任何单位或个人未经本刊同意,不得转载、转录本刊文章(含图表)从事相关经营活动。
  (5)投稿作者承诺文责自负,如有侵权等行为,与本刊无关。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 55卷 3期
刊出日期 2025-04-10

主题栏目:中国“三农”问题研究
主题栏目: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研究
主题栏目:汉语史与汉字文化圈语言文字研究
□ 文学研究
□ 法学研究
主题栏目:中国“三农”问题研究
5 梁巧, 马康伟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推动农户绿色生产吗?——以化学投入品减量为例 Hot!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推动农户绿色生产的重要组织载体。研究表明:其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显著降低农户化肥使用强度,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农户绿色生产,但对农户农药和农膜使用强度没有显著影响,其对农户绿色生产的促进效应具有局限性。其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够通过信息服务、农机服务和销售服务促进农户绿色生产,但技术服务没有发挥显著作用。其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对农户绿色生产的促进效应在不同类型主体之间和不同特征农户之间均表现出异质性。其四,在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村庄中,化学投入品减量的农户能够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而在无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村庄中,化学投入品减量则会降低农地生产率。因此,应继续培育和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农户所提供服务的多样性和对不同特征农户的包容性。
2025 Vol. 55 (3): 5-26 [摘要] ( 19 ) [HTML 1KB] [PDF 971KB] ( 19 )
27 汪笑溪, 蔡浩, 宣佳琦, 林斌, 杜瑞莹
多目标协同的中国农业食物系统减排与可持续转型 Hot!
农业食物系统温室气体减排对我国实现碳中和与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现有研究虽然在农业食物系统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减排措施有效性以及农业食物系统可持续转型路径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但大多围绕单一目标或措施,尚未形成系统性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法。未来研究应完善农业食物系统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全链条估计方法,并在综合评估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微观大样本数据,借助机器学习、人工智能模型和计量经济学方法,完善多目标协同的农业食物系统优化决策模型,同时加强在空间区域、农产品和消费人群层面上的差异性分析,以更好地服务高质量发展相关的研究和政策制定。
2025 Vol. 55 (3): 27-42 [摘要] ( 16 ) [HTML 1KB] [PDF 1856KB] ( 16 )
主题栏目:公共卫生与健康管理研究
43 郁建兴, 陈韶晖
数字技术应用与应急管理制度变革的双向建构 Hot!
在数字时代,实现应急管理制度变革重要而急迫,它既来自数字技术广泛、深入的应用,也来自技术与制度的互动、互构。通过构建数字技术应用与应急管理制度变革的动态互构框架,并基于31个省域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疫情应对中数字技术应用的文本数据,可以实证检验技术应用与制度变革之间的相互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技术应用与制度变革在总体上存在显著的双向促进效应。其中,技术应用推动制度变革的重点路径是强化协同机制,制度变革促进技术应用则主要得益于技术包容型的制度设计。同时,地区技术环境与危机冲击的异质性对二者的双向促进具有调节作用。
2025 Vol. 55 (3): 43-59 [摘要] ( 22 ) [HTML 1KB] [PDF 996KB] ( 22 )
60 徐召鹏, 张录法
空间邻近优势、互联网医疗与分级诊疗 Hot!
建立成熟完善的分级诊疗制度是健康中国战略的关键内容。增强基层医疗资源可及性是新医改以来完善分级诊疗的主要方向之一,但目前收效有限。近几年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爆炸性增长的互联网医疗为分级诊疗制度的推进提供了新的可能。每类医疗卫生机构的空间邻近优势能显著提高其吸引居民首诊的概率。互联网医疗会显著增加居民选择三级医院替代初级医疗卫生机构或二级医院首诊的概率,并且互联网医疗能增强每类医疗卫生机构的空间邻近优势。不同类型的互联网医疗服务对居民首诊选择的影响具有异质性。因此,完善初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并利用适合的互联网医疗串联高等级医院与初级医疗卫生机构,可能是完善分级诊疗制度、促进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新方案。
2025 Vol. 55 (3): 60-75 [摘要] ( 15 ) [HTML 1KB] [PDF 803KB] ( 15 )
□ 文学研究
76 鲍忠明, 王禄玺, 郝情
《一位女士的画像》中的“观察之眼”设计与印象主义叙事艺术探析 Hot!
亨利·詹姆斯的早期代表作《一位女士的画像》集生命哲学、道德关怀与叙事艺术于一体,是他在《小说的艺术》中提倡的“完美之作”的最佳呈现。基于其赏、评印象派绘画的经验,詹氏将该画派技法吸纳至《画像》的创作中,突出表现为对形成印象的关键性环节“观察”的重视。这种重视被珀西·卢伯克赓续并升华为能够反哺詹姆斯小说批评的“观察之眼”视角理论。小说中多元、碎片化的印象源于不同“观察之眼”的通力合作,文学印象主义特质凸显之处也是“观察之眼”移转频次的高峰。通过“观察之眼”不断移转的叙事模式,小说文本从多元现实的主客体共现、丰富且碎片化的印象呈现、时空的绵延交融、围绕印象的语象叙事这四个方面表现出文学印象主义特质,是詹姆斯的创作模式迈向现代及其显著的印象主义视觉理论形成的重要标志。
2025 Vol. 55 (3): 76-87 [摘要] ( 26 ) [HTML 1KB] [PDF 1059KB] ( 26 )
主题栏目:汉语史与汉字文化圈语言文字研究
88 李无未
日本汉字学史认知及其汉字文化圈意识 Hot!
在东亚及中日互动视域下审视日本汉字学史,是中日两国学者所面临的一个亟待深入探讨的课题。中国学者认知日本汉字学史,并对日本汉字学史的学术脉络进行梳理,能充分展现日本汉字学史理论和应用价值,进一步明确日本汉字学史的研究对象、框架模式、基本目标、研究思路及研究可行性。以东亚汉字文化圈意识为基本原则,寻求日本汉字学史研究之突围方向,可以建立一个切实可行的日本汉字学史研究的基本理论模式。
2025 Vol. 55 (3): 88-102 [摘要] ( 21 ) [HTML 1KB] [PDF 874KB] ( 21 )
103 王月婷
再谈古汉语异读系统中去声的外指功能 Hot!
前贤在研究动词内部去声异读时,提出了“自动—他动”“内向—外向”以及“使动”“供动”等说法。若着眼于原始动词的语义特征以及异读规则,可以发现上述异读类型具有共性:原始动词记录施事的动作行为(或情感、指令等),异读去声时该动作行为(或情感、指令等)朝向、作用或致益于一个动词原本并不蕴含但此时企图达及的新论元(通常是目的地、对象、与事等),是为去声的外指功能。被指向的新论元通常实现为宾语,抑或用“于/於”介引,这两种形式有及物性高、低之别。
2025 Vol. 55 (3): 103-111 [摘要] ( 8 ) [HTML 1KB] [PDF 1314KB] ( 8 )
□ 法学研究
112 解志勇, 叶润
“文明互鉴观”语境中比较法学研究的革新 Hot!
比较法学具有促进多种法治文明交流的理论传统和实践能力,但在今日的中国需经过“文明互鉴观”的审视与扬弃。随着数字文明时代的到来、中国法治现代化建设的提速、法律西方中心主义的倾颓,以及文明互鉴观的提出表明,传统比较法学研究与文明互鉴观之间存在一定的张力。文明互鉴观下的比较法学研究,应遵循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价值观的指引,通过比较来鉴真选优、去假汰劣,以满足实用主义需求、贡献中国法治方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研究坚持中国立场、共同价值和文明平等原则,对研究主题、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进行与时俱进的革新,在重视多元法治文明比较的同时,应关注中华法系优秀传统对中国法治现代化的积极影响,探索中国法治成就作为他国比较借鉴对象的可能性,吸纳、拓展跨学科比较研究方法和法律多元主义研究对象,最终迈向法治文明互鉴,实现比较法的全面升级。
2025 Vol. 55 (3): 112-127 [摘要] ( 33 ) [HTML 1KB] [PDF 839KB] ( 33 )
128 何香柏
私主体环境治理的规范困境与回应进路 Hot!
市场主体与社会主体参与环境治理是现代环境治理体系区别于传统政府环境管制体系的核心所在。然而,我国当前的环境法律体系以规制者与被规制者之间的威慑性、对抗性关系为基础,侧重于通过不断强化政府的环境监管权力以及企业的环境保护义务进行环境治理,尚难以为以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互动、合作关系为基础,以自治、协商、规制授权等为实施方式的私主体环境治理提供充分的规范依据与有效的制度支撑。因此,通过丰富私主体环境治理的规则依据以及明确政府在私主体环境治理中的框架设定、激励、协调以及担保责任,可以为私主体环境治理提供规范供给与制度支撑。同时,私主体环境治理的本质是通过私法方式实现行政目的,涉及私主体自身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以及经济效率与公法责任的较量,因此需要通过厘清私主体参与环境治理的场域与建立私主体环境治理的责任机制等约束机制,确保私主体的治理行为可以实现公共行政的目的。
2025 Vol. 55 (3): 128-143 [摘要] ( 13 ) [HTML 1KB] [PDF 772KB] ( 13 )
143 何沛锡
论秩序法益的本质 Hot!
立足于“法益是具有保护价值的真实存在”这一基本前提解读秩序法益本质的现有学说均存在其局限性。国家管理秩序说的问题在于,并非所有国家管理秩序都是服务于个人自由发展的必要条件,这不符合法益价值论面向上的要求;秩序还原论则没有在兼顾法益价值论面向之要求的前提下,探明秩序法益的存在论基础。国家通过法律法规进行管理所形成的正常有序状态,只有在同时属于公民内部自发自生的正常有序状态时,才具有适用刑法保护的价值。其存在论基础在于:可能进入相关秩序领域的不特定个体在经过理性评估后,认为有必要按照其所认可的行为模式来形塑某种秩序的心理意愿。围绕秩序法益的主体间性、公共性以及可变性,可以进一步构建判断秩序法益是否受到侵害的具体规则,这些规则能够同时适用于立法及司法。
2025 Vol. 55 (3): 143-160 [摘要] ( 19 ) [HTML 1KB] [PDF 970KB] ( 19 )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本刊荣获第30届浙江树人出版奖
一刊一文!国家社科基金优秀期刊和优秀文章名单出炉
新时代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学术研讨会暨第四届中国语言政策研究热点与趋势研讨会举行
第一届“制度性话语与国际治理”高层论坛在杭州举行
休闲城市,美好生活——第四届世界休闲博览会和2019世界休闲发展高峰论坛成功举办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入围世界学术期刊学术影响力指数Q1区
本刊再次荣获“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
本刊综合评价总分位居全国综合性高校人文社科学报第一
本刊第三次荣获“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称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考察团与浙大社科学报举办“构造学术全媒体传播体系”研讨会
“共产主义观念及其在当代艺术中的表征”国际研讨会邀请函(第一号)
人工智能与法学论坛(第1期)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
中西比较文献学与书籍史研究工作坊在浙江大学成功举办
第四届中国数字贸易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数字贸易研究奖颁奖礼成功举办
“跨语言与跨文化传播国际研讨会”在浙江大学顺利召开
第四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公布 浙江获奖作品一览
本刊主编罗卫东教授组织翻译的书上了习主席办公室的书架
本刊三次蝉联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网络版)》喜获树人奖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当代美学问题高层论坛”顺利举行
“当代美学与人类学:时尚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本刊与TrendMD签订服务协议
“首届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大连论坛”圆满召开
“当代美学与人类学:时尚研究” 国际学术研讨会邀请函
“考古发现与中古文学研究”专题研讨会暨新书发布会
“当代中国艺术批评中的美学问题国际学术研讨会”的通知
“跨文化与区域研究高层论坛”顺利举行
浙大社科学报连续四次蝉联“中国国际品牌学术期刊”称号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获2016年度三项国家社科基金期刊资助项目、四项省重点期刊扶持项目
浙大社科学报综合评价总分居全国综合大学学报第一
中国社会科学院国情考察项目组调研考察本刊
本刊再次荣获“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称号
国家社科规划办报道:本刊成为“CCTSS中国图书国际推广计划”首个期刊成员单位
国家社科规划办报道:本刊与美国数字发行公司签订首个中国期刊全球推广协议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调研本刊
本刊再次入选中国“百强社科期刊”
本刊入选“2015期刊数字影响力100强”
本刊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正式上线
本刊获总局网络连续型出版物刊号
本刊协办的2015年嘉兴市行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专家研讨会在嘉兴市召开
媒体报道:立足中国,面向世界,努力提升期刊国际影响力———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为例
本刊在全国高校出版工作视频会议交流期刊数字化经验
本刊与华艺数位等成功举办“在大数据时代掌握学报竞争优势说明会”并成为我国最早采用ORCID的人文社科类学术期刊之一
本刊率先采用ORCID
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全力打造领先数字期刊
全国高校出版工作视频会议在京召开
本刊再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光明日报》:《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两年及五年影响因子跃居全国综合性学报第一
本刊两年及五年影响因子跃居全国高校综合性学报第一
本刊2013国际影响力位居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综合性期刊第一
本刊2013影响因子继续位居全国人文社科综合性期刊前三
CSSCI(2014-2015)来源期刊拟收录目录(共533种)
本刊荣获“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学术期刊2013年度考核本刊成绩优秀
本刊跻身全国“百强报刊”
本刊2012年影响因子继续位居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类期刊第一
我刊荣获第5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奖
我刊连续三次入选“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本刊荣获教育部“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本刊入选国家社科基金学术期刊首批资助名单
本刊被“核心期刊国际认证协会”收录为国际核心期刊
方汉文教授2012年元旦题赠浙大社科学报
本刊被七家重要国际数据库的14个国际索引收录
本刊影响因子位居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类期刊第一
国际著名公共管理专家马克·霍哲教授(Marc Holzer)受聘为本刊国际编委
本刊郑重声明
浙江大学历史系与本刊拟联合举办“史学研究新趋势高层论坛”
本刊被美国MLA收录
我刊获2010年度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浙大社科学报学术影响力位居全国高校综合性人文社期刊前三
本刊开通微博
本刊2010年部分媒体专文、专访报道辑录
本刊2009年部分媒体专文、专访报道辑录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名刊工作”会议上表扬本刊
本刊开通手机版
我刊获2009年度教育部“中国科技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
本刊网站改版
本刊受到教育部工作简报的表彰
本刊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
编辑部公告-20220216
浙大社科学报在“名刊建设”中探索前进
本刊在“中信所”高被引期刊排名中名列前茅
本刊已于2009年3月推出在线优先出版论文
本刊2008年各项数据继续名列前茅
本刊被国际著名检索机构“哥白尼索引”收录
本刊建立双重防线:在全国社科期刊中率先采用"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
编委会
更多>> 
 

     为促进我国学术期刊数字化、网络化发展,推进学术文献资源的有效传播,本刊全文资料已入网中国知网(CNKI)、台湾华艺思博网(CEPS)、中国移动阅读基地、超星数字图书馆等,如作者有异议,请来函说明,本刊将作适当处理。

     本刊提醒投稿者注意:来稿凡经本刊使用, 如无数字版、有声版等各种介质、媒体及各种语言、各种形式等方面的特殊声明,即视为投稿者同意授权本刊及本刊合作媒体进行信息网络传播及发行,同时,本刊支付的稿费已包括上述所有使用方式的稿费。特此通告。

更多>> 
 

 · 中国知网(CNKI)
 · 万方数据
 · 中国期刊协会网
 · 教育阅读网
 ·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

发表一流的成果,传播一流的发现,提供一流的新知

浙ICP备14002560号-5
版权所有 © 200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浙ICP备05074421号
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邮编:310028 电话:0571-88273210 88925616 E-mail:zdxb_w@zj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