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1.王诚(https://orcid.org/0000-0003-2809-2747),男,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汉语史研究中心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训诂学、汉语词汇语义学研究; 2.王云路(https://orcid.org/0000-0002-9824-3726),女,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汉语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学博士,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主要从事中古汉语词汇、训诂学研究。
语素结合成词的原因以及与之相关的词义生成是复音词研究的重要内容。核心义处于词义结构的深层,是贯穿和统摄词义的一种抽象意义。对于并列式复音词两个语素的相互选择和结合,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从语素核心义的相互关系中寻求内在依据和深层基础:对语素义相同或相近的并列式复音词来说,语素结合的深层原因可以归结于核心义的共性;对语素义相关的并列式复音词来说,处于语义深层的核心义可以决定表层语素意义之间的关联;对语素义相反的并列式复音词来说,核心义分析有助于理解语素的反义关系以及词义的发展演变。因此,核心义是考察并列式复音词语素结合的重要视角。
Abstract: The mainstream study of Chinese compound words adopts the principle of parallelism between morphology and syntax while overlooks, to some degree, the function of semantics in word formation. The purely formal method-based approach, with its own limitations, is unable to offer explanations for the morpheme combination and semantic evolution of compound words. In light of this, it is proposed to adopt an approach in the tradition of Chinese linguistics which makes full use of materials and methods of exegesis and pays more attention to the semantic factors in the study of word formation. The practice of exegesis indicates that core meaning, derived from the original meaning, is a kind of abstract meaning in the deep semantic structure running through and governing the various surface meanings of polysemy. It can also play a unique role in the analysis and explanation of compound words.
Coordinative compounding is one of the most productive methods of generating new words in the Chinese language. Compared with other types of compounding, it is more associated with the semantic relation of monosyllabic words. Hence, coordinative compounding of synonymous morphemes is a semantic rather than grammatical mechanism. Previous studies seldom discuss the coordinative compounding at the deep semantic level. As a matter of fact, in many cases, core meanings of monosyllabic words (morphemes) and their relations are the fundamental and deciding factor in the formation of coordinative compound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re meaning, the deep reason for coordinative compounding and other related word-formation issues can be better explained.
As to compound words formed by morphemes with same or similar meaning, the underlying reason for the combination of morphemes lies in the commonality of their core meanings. Cognate words share the same core meaning and the words formed by cognate morphemes, such as ″ chun cui (纯粹)″, ″ cu shu (粗疏)″ and ″ ku he (枯涸)″. They constitute a special type of coordinative compounding. More common are the words formed by non-cognate morphemes with similar core meaning. Three aspects are discussed. Firstly, though the original meanings of component morphemes are different, they have similar semantic features which are the base of word formation, for example ″ jin gu (靳固)″. Secondly, it is a prerequisit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original character and phonetic loan character in order to recognize the consistency between core meanings of component morphemes, for example ″ rao xi (扰习)″. Thirdly, the commonality of core meanings of component morphemes also lies in the semantic relevance in some aspects, for example ″ du mi (笃密)″.
As to compound words formed by morphemes with related meanings, the core meanings of morphemes, despite sharing few similarities, are able to determine the relatedness between component morphemes in the surface semantic structure. Three examples are presented. Firstly, the word ″ huang huo (惶惑)″ illustrates that the analysis of core meanings helps reveal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component morphemes in the deep semantic structure and thus provides an explanation for their correlation in the surface structure. Secondly, the word ″ jing shuang (竞爽)″ illustrates that the combination of component morphemes is determined by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ir core meanings. Thirdly, the word ″ qiao qin (翘勤)″ illustrates that the analysis of core meaning is also helpful in revealing the motivation of word-formation of compound words of low-transparency.
As to compound words formed by morphemes with opposite meanings, the analysis of core meaning serves to facilitate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antonym between component morphemes and the evolution of word meaning. Since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meaning of a word and its components can be conjunctive, alternative or generative, examples are provided to illustrate different situations: Firstly, in most cases, the core meanings of component morphemes are contradictory to each other and they directly determine the word meaning in the first two kinds of coordinate compound words (conjunctive and alternative), as in the case of ″ chong ti (崇替)″. Secondly, in the latter kind of coordinate compound words (generative), word meaning is indirectly determined by the core meanings of component morphemes, as in the case of ″ yi wei (依违)″. Thirdly, in certain cases, the core meanings of component morphemes are not directly contradictory to each other. However, they are opposite in certain aspects or dimensions, as in the case of ″ you ju (优剧)″.
In sum, core meaning is embedded in the deep structure of word meaning. It functions as the more fundamental and decisive factor in the combination of lexical morphemes. The analysis of core meaning contributes to a deepened and expanded synchronic and diachronic study of Chinese polysyllabic words.
根据汉语构词法和句法基本一致的原则, 汉语复音词的研究通常以句法结构为分析框架, 而对语义在构词中的作用则有所忽略。用单一的语法结构分析复音词存在一定的局限, 无法解释构词语素结合的原因、语素组合成词之后意义的演变等具体问题, 也就难以深入发掘其中所蕴含的规律。我们主张复音词的研究应该充分利用训诂学的材料和方法, 更多地关注构词中的语义因素。核心义源自本义, 是贯穿和统摄多义词的大多数义项的抽象意义。核心义分析不仅在单音词研究中具有提纲挈领、以简驭繁的作用, 而且在复音词研究中也有重要价值[1]。本文主要从核心义的视角出发, 探讨并列式复音词语素结合的深层原因及相关构词问题。
并列复合是中古时期最能产的构词方式之一。并列式复音词在战国后期已占优势, 东汉以后更是大幅增长, 魏晋南北朝至唐代, 并列式占比达一半左右[2]67-68。相较其他类型的复合, 并列复合主要源于单音词的意义关联, 因此, 同义、近义的并列复合与其说是语法的, 不如说是语义的合成方式[3]。并列式复音词构词语素的意义存在相同、相近、相关以及相反等关系。通常认为意义相同、相近或相关的两个语素容易组合成词, 双音化既是为了表义更加细致、精确, 也是加强韵律、优化节奏的需要。不过, 以往研究很少从深层语义的角度讨论并列式复音词语素的结合, 我们认为, 在一定范围内, 两个单音词(语素)的核心义及其关系是并列式复音词成词的基础性、决定性因素。
探讨并列语素的相互选择和结合, 除了表层语素意义的关联, 不能忽视核心义在其中所起的作用, 核心义是考察并列语素语义合成的重要前提和深层基础。对于语素义相同或相近的并列式复音词来说, 在某些情况下, 语素相互选择和结合的深层原因可以归结于核心义的共性。
同源词具有共同的核心义, 由两个同源词为构成语素的并列式复音词大多为同义并列[4]。这类较为特殊的同义并列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 更多的则产生于汉代以后。同源词作为并列语素结合成词的内在根源是核心义相同。
先秦时期产生的以同源词为参构语素的复音词如:
纯粹
“ 纯” “ 粹” 禅心邻纽, 文物对转。《说文· 糸部》:“ 纯, 丝也。” 段注:“ 按纯与
又如“ 孤寡” “ 伦类” “ 曲局” “ 刚强” “ 宽缓” “ 清净” “ 恬淡” “ 困窘” “ 断绝” “ 展转” “ 背负” 等, 均见于先秦文献。
两汉时期产生的以同源词为参构语素的复音词如:
粗疏
“ 粗(麤)” “ 疏” 山清邻纽, 鱼部叠韵。《说文· 米部》:“ 粗, 疏也。” 段注:“ 《大雅》‘ 彼疏斯粺’ , 笺云:‘ 疏, 麤也, 谓粝米也。’ 麤即粗……疏者, 通也。引伸之犹大也。故粗米曰疏……按引伸叚借之, 凡物不精者皆谓之粗。” [5]331“ 粗” “ 疏” 的核心义是“ 间距大、不精细” , 二者连用始见于《东观汉记》卷六:“ 马后袍极麤疏, 诸主朝望见, 反以为绮。” [8]192
又如“ 迎逆” “ 升腾” “ 彰著” “ 摇掉” “ 反叛” “ 罗列” “ 乖违” “ 盈溢” “ 忿愤” “ 遵循” “ 创伤” “ 提掷” “ 设施” “ 报复” “ 超卓” 等, 均始见于汉代文献。
魏晋以后产生的以同源词为参构语素的复音词如:
枯涸
“ 枯” “ 涸” 溪匣旁纽, 鱼铎对转。《说文· 木部》:“ 枯, 槀也。槀, 木枯也。” [9]119《说文· 水部》:“ 涸, 渴也。” 段注:“ 渴, 尽也……《月令》:‘ 仲秋之月, 水始涸。’ ” [5]559可知, “ 枯” 的本义是草木枯槁, “ 涸” 的本义是水枯竭, 二者的核心义同为干竭、竭尽。《吕氏春秋· 慎大》“ 商涸旱” , 高诱注:“ 涸, 枯也。” [7]第6册, 160“ 枯涸” 并列成词较早的用例如南朝宋谢灵运《苦寒行》:“ 饥爨烟不兴, 渴汲水枯涸。” [10]498
又如“ 关键” ①(①“ 关” “ 键(楗)” 连言见于《老子》, 但应看作词组。)、“ 佩服” ② (②“ 佩③” “ 服” 连言见于《论衡》, 但应看作词组。)、“ 诱导” ③ (“ 诱导” 见于旧题东汉安世高译《太子慕魄经》, 但据考证, 《太子慕魄经》并非安世高所译, 而是西晋竺法护所译。参见方一新、高列过《东汉疑伪佛经的语言学考辨研究》,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 第148-166页。)、“ 登升” “ 拖曳” “ 赦释” 等约成词于魏晋南北朝时期, “ 标表” “ 蹙缩” “ 造就” “ 奠定” 等则大概产生于唐宋以后。
以上所举的是并列式复音词的特殊情况, 并列语素在更多情况下不存在同源关系, 两个没有同源关系的单音词(语素)也可以基于相近的核心义而结合成词。如“ 习惯” , 两个语素核心义具有共同的特征:反复、连贯[1]。又如“ 周旋” , 语素核心义的共性是环绕。再如“ 乖戾” “ 翻戾” , “ 乖” 的核心义是违背①(①《说文·
其一, 核心义源于词的本义, 一般来说, 核心义是本义中所蕴含的特征义。因此, 探讨语素的核心义通常离不开对语素本义的分析。两个并列语素的本义可能不同, 但含有相似的特征义, 这是二者结合成词的基础。例如:
靳固
《世说新语· 雅量》:“ 嵇中散临刑东市, 神气不变, 索琴弹之, 奏《广陵散》。曲终, 曰:‘ 袁孝尼尝请学此散, 吾靳固不与, 《广陵散》于今绝矣!’ ” [11]194-195“ 靳固” 义为吝惜、悭惜。董志翘先生指出, “ 诸家注释, 均将‘ 靳’ ‘ 固’ 分而释之, 其实, ‘ 靳固’ 乃同义复词” [12]49。此说甚是, 下面从核心义的角度进一步阐释。
《说文· 革部》:“ 靳, 当膺也。” 段注:“ 靳者, 骖马止而不过之处, 故引伸之义为靳固。《左传》:‘ 宋公靳之。’ 吝其宠也④(④《左传· 庄公十一年》:“ 乘丘之役, 公以金仆姑射南宫长万, 公右歂孙生搏之。宋人请之, 宋公靳之, 曰:……” 杜注:“ 戏而相愧曰靳。” 《释文》引服虔曰:“ 耻而恶之曰靳。” (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 中华书局1980年版, 第1770页, 以下不再标注版本)从语境看, “ 靳” 的含义可能与“ 请” 相反, 清代顾景星就认为“ (靳)借为禁止” (顾景星《白茅堂集》卷三十, 见《清代诗文集汇编》编纂委员会编《清代诗文集汇编》第76册,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第488页)。其实, “ 靳” 本身就有“ 制止” “ 不许” 之义。)。” [5]109徐锴曰:“ 靳, 固也, 靳制其行也。” [13]54《诗· 秦风· 小戎》“ 阴靷鋈续” , 《释文》引沈云:“ 靳者, 言无常处, 游在骖马背上, 以骖马外辔贯之, 以止骖之出。” [6]370可知, “ 靳” 是服马(夹辕的两匹马)胸背上的环形装置, 起着限制骖马(服马两旁的马)的行动、防止其越位的功用, 因而其核心义是控制、制止, 即“ 止而不过” 。
《说文· 囗部》:“ 固, 四塞也。” 段注:“ 四塞者, 无罅漏之谓……按凡坚牢曰固。” [5]278据此, “ 固” 的核心义为“ 坚牢” 。“ 固” 本指城郭四面严实、没有罅漏。从内外的关系来说, 一方面, 城郭完坚, 则外敌难以入侵, 所以“ 固” 为“ 固守” ⑤(⑤《宋书· 沈庆之传》:“ 萧斌以前驱败绩, 欲死固碻磝。” (中华书局1974年版, 第1999页)“ 死固” 犹言“ 死守” 。)。另一方面, 在内者受限制, 无法出去, 所以“ 固” 又有禁锢、闭塞义⑥(⑥《黄帝内经· 素问· 至真要大论》“ 诸厥固泄” , 王冰注:“ 固, 谓禁固也。” (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年版, 第538页)《汉书· 扬雄传下》“ 是以欲谈者宛舌而固声” , 颜注:“ 固, 闭也。” (中华书局1962年版, 第3570页))。这两方面其实都可说是“ 止而不过” 。
由此可见, “ 靳” 和“ 固” 的核心义虽然有所区别, 但在“ 止而不过” 上是一致的, 存在“ 限制, 固守” 这一共性特征。
“ 靳固” 最早见于《释名· 释形体》:“ 筋, 靳也⑦(⑦今本作“ 力也” , 此据毕沅改。), 肉中之力, 气之元也, 靳固于身形也。” 王先谦曰:“ ……靳有固义……《素问· 五藏生成论》注:‘ 筋, 气之坚结者。’ 坚结即靳固意。靳固盖汉世恒言。” [14]61-62《广韵· 觉韵》:“ 确, 靳固也。” [15]468可知“ 靳固” 有坚固、确固的含义。
“ 靳固” 后多指对事物的固守①(①《抱朴子内篇· 祛惑》:“ 彼所知素狭, 源短流促, 倒装与人, 则靳靳不舍。” (中华书局1985年版, 第345页)“ 靳靳” 叠言, 表吝啬、吝惜貌, 即源于“ 靳” 的固守义。《后汉书· 崔寔传》:“ 烈时因傅母入钱五百万, 得为司徒……帝顾谓亲倖者曰:‘ 悔不小靳, 可至千万。’ ” (中华书局1965年版, 第1731页)“ 小靳” 大概是说把持官职稍紧一些, 不随便予人。), 如《世说· 雅量》“ 靳固不与” 意谓固守琴曲不给别人。引申指坚守固有的观念、想法(而不做某事), 如《太平广记》卷三八六《再生十二》:“ 至夜, 刘及夫人俱梦女曰:‘ 某命当更生, 天使配合, 必谓喜而见许, 今乃靳固如此, 是不欲某再生耶?’ ” [16]3081是说固执己见, 不答应请求。
南朝梁萧纲《悔赋》:“ 周君饮后, 裴子酣狂, 靳固纪瞻之妾, 眠卧季伦之房。” [17]2995此例“ 靳固” 可以理解为眷恋、恋惜, 也就是心中牵挂着放不下②(②从“ 固” 之“ 婟” 有恋惜之义。《说文· 女部》:“ 嫪, 婟也。” 段注:“ 《声类》云:‘ 婟嫪, 恋惜也。’ ” 又:“ 婟, 嫪也。”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第623页)《尔雅· 释鸟》:“ 鶭, 泽虞。” 郭璞注:“ 今婟泽鸟……常在泽中, 见人辄鸣唤不去, 有象主守之官, 因名云。俗呼为护田鸟。” (郝懿行《尔雅义疏》, 中华书局2018年版, 第878页, 以下不再标注版本))。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 叙画之兴废》:“ 其进奉之外, 失坠之余, 存者才二三轴而已。虽有豪势, 莫能求旃; 嗟尔后来, 尤须靳固。” [18]16这里“ 靳固” 是珍惜、宝爱的意思, 也指守护着不放开。转为名词, 指吝啬的心理, 如《宋高僧传》卷二三《释怀德》:“ 皆自贵而轻他, 悉己多而彼少, 而增靳固, 但长悭贪。” [19]603
综上, “ 靳” 本来是名物词, “ 固” 则多作形容词, 但二者核心义具有共性, 都有禁锢、固守之义, 从而组合成双音词“ 靳固” 。
其二, 构成复音词的单音节语素, 由于用字的习惯而假借一个同音或音近的字来代替语素的本字。在这种情况下, 一方面, 探讨核心义的关系需要依据语素的本字, 另一方面, 语素核心义相近这一前提可以为辨识假借字、探求本字提供重要的线索。例如:
扰习
《晋书· 阮种传》:“ 由是边守遂怠, 鄣塞不设。而今丑虏内居, 与百姓杂处, 边吏扰习, 人又忘战。” [20]1445“ 扰习” , 《汉语大词典》(下简称《大词典》)释作“ 犹言习以为常” [21]第6卷, 955。《说文· 手部》:“
“ 扰” 可通“ 狃” 。《论语· 阳货》:“ 公山弗扰以费畔。” 刘宝楠《正义》:“ 《左传》及《史记· 孔子世家》《汉书· 古今人表》皆作‘ 不狃’ ……《论语》作‘ 弗扰’ , 叚借字也。古音‘ 狃’ 与‘ 扰’ 同。” [7]第1册, 369-370章太炎云:“ ‘ 狃’ 之声今在娘纽。‘ 公山不狃’ , 狃亦为
因此, 上引《晋书· 阮种传》“ 扰习” 可以读为“ 狃习” , 是说边吏经常看到少数民族和汉族老百姓杂居共处, 也就习以为常、不以为怪了。“ 狃习” 有类似的用例, 如《新唐书· 藩镇传· 王承宗》:“ 镇州世相继, 人所狃习, 惟拒命则讨之。” [24]5956可证“ 扰习” 即“ 狃习” 。
其三, 在分析语素的本义之外, 还可以借助同源类聚来归纳语素的核心义。两个并列语素的核心义具有共性, 既可表现为一定程度的意义相近, 也可体现在某个方面或特定维度的意义相关。例如:
笃密
《说文· 竹部》:“ 笃, 马行顿遟。” ①(①“ 笃” 的《说文》本义未见于传世文献, 但见于秦简, 《秦律杂抄》简142:“ 肤吏乘马笃、
《汉书· 谷永传》:“ 虽齐桓晋文用士笃密, 察父悊兄覆育子弟, 诚无以加!” [26]3455《大词典》解释“ 笃密” 为“ 谓感情深厚, 十分亲密” [21]第8卷, 1124, 分释“ 笃” 为深厚、“ 密” 为亲密。其实, 作为复音词的“ 笃密” 两个语素都含固、厚义, “ 用士笃密” 相当于说待士甚厚。《后汉书· 济北惠王寿传》:“ 和帝遵肃宗故事, 兄弟皆留京师, 恩宠笃密。” [27]1806又《列女传· 陈文矩妻》:“ 亲调药膳, 恩情笃密。” [27]2794“ 笃密” 皆谓深厚。将这两例与《班彪传》“ 恩宠甚渥” [27]1373、《皇后纪》“ 恩宠俱渥” [27]403、《桓荣传》“ 恩宠甚笃” [27]1256以及《南齐书· 萧景先传》“ 恩宠特密” [28]662相比照, 可知“ 笃密” 同于“ 笃” , 亦同于“ 密” , 即同于“ 渥” , 皆为厚义。可为佐证的是, 《高僧传》卷一《安清》:“ 此三贤者, 信道笃密。” [29]7显然不能说是亲密, 只能解释为固、厚, 即信道之心坚定笃厚。
构成并列式复音词的两个语素并非都有相同或相近的核心义。参构语素的核心义虽不具有共性, 但处于语义深层的核心义可以决定表层语素意义之间的关联。类义并列和同义、近义并列是相对而言的。语素义相关一方面是基于同一认知范畴或者语义类的类属关系, 另一方面是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和人们对现实世界事物关系的主观认知而形成的义通关系。换句话说, 并列式复音词的参构语素意义相关, 在某些情况下, 可以从核心义中找到根源和依据。下面通过具体的例子就相关问题加以分析。
其一, 并列式复音词构词语素的相关性可以体现为同一语义类内部的语义相因, 在某些情况下, 并列语素表层意义的关联在语义深层已经建立, 可以通过核心义的分析而加以揭示和彰显。例如:
惶惑
汉刘向《九叹· 思古》:“ 闵先嗣之中绝兮, 心惶惑而自悲。” [30]307《说文· 心部》:“ 惶, 恐也。” [9]223“ 惑, 乱也。” [9]221恐惧和疑惑、迷乱都属于心理情绪的范畴, 它们之间的关联是如何建立的?从核心义的角度较容易给出解释。“ 惶” 的核心义可以概括为匆促不安③(③王凤阳指出, “ ‘ 惶’ 是因为心情紧张导致的行动上的匆促不安” 。见王凤阳《古辞辨》(增订本), (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版, 第856页。)。《礼记· 檀弓上》:“ 既葬, 皇皇如有望而弗至。” 孔疏:“ 皇皇犹栖栖也。” [6]1278“ 皇皇” 即“ 惶惶” , 指不安貌④(④《诗· 小雅· 六月》:“ 六月栖栖, 戎车既饬。” 朱熹《集传》:“ 栖栖, 犹皇皇不安之貌。” 见朱熹《诗集传》,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年版, 第114页。)。《九叹· 怨思》“ 征夫皇皇” , 王逸注:“ 皇皇, 惶遽貌。” [30]292《广韵· 唐韵》:“ 惶, 遽也。” [15]183“ 遽” 谓匆忙、窘急, 亦即不安。匆促不安是恐惧的一种表现形式, 同时疑惑也会使人匆促不安, 二者语义相因① (①恐惧和疑惑是关系密切的两种心理情绪, 对未知事物的恐慌往往和疑惑相伴随。《管子· 小问》:“ 驳食虎豹, 故虎疑焉。” (见国学整理社编《诸子集成》第5册, 中华书局1986年版, 第276页, 以下不再标注版本)这里“ 疑” 即“ 恐” 。《大戴礼记· 劝学》:“ 其赴百仞之溪不疑, 似勇。” (中华书局1983年版, 第135页)《荀子· 宥坐》作“ 其赴百仞之谷不惧” (见国学整理社编《诸子集成》第2册, 第344页)。), 即两种心理状态具有类似的外在表现。复音词“ 疑畏” “ 疑惧” “ 疑惮” “ 疑怖” “ 疑骇” 皆是其证。
需要说明的是, “ 惶” 也有疑惑义, 如《晏子春秋· 外篇上》:“ 默然不对, 恐君之惶也。” [7]第4册, 199王念孙云:“ 此惶字与惑同义。言恐君为子之所惑也。” [31]555这也说明恐惧和疑惑的相关性。“ 惶惑” 在具体语境中或侧重指恐惧、惊慌, 或侧重指疑惑不解, 但两种心理状态往往交织在一起, 难以截然判析, 故可归为类义并列。
其二, 两个构词语素的核心义虽然不一致, 但在某种程度上存在义通关系②(②清代学者的训诂著作, 如《广雅疏证》《尔雅义疏》, 对“ 义通” 即意义相关的问题多有阐述和举证。), 由此可以解释语素的相互选择和结合。通感, 即视、听、触、味、嗅五种感觉范畴之间意义的相通, 是一种典型的义通关系[32]602-616。此外, 各类认知范畴之间都有可能发生义通关系。例如:
竞爽
“ 竞爽” 一词最早见于《左传· 昭公三年》:“ 二惠竞爽犹可, 又弱一个焉, 姜其危哉!” 杜注:“ 竞, 强也。爽, 明也。” [6]2032《大词典》解释为“ 精明强干” [21]第8卷, 403。
“ 强” 和“ 明” 可以看作“ 竞” 和“ 爽” 的核心义③(③《说文· 誩部》:“ 竞, 强语也。” 段注:“ ‘ 竞’ ‘ 强’ 叠韵, 强语谓相争。”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第102页)侧重于行为过程就是竞争, 即比试(谁强); 侧重于结果状态就是强盛, 即(比对方)强。《说文·
“ 竞爽” 或可与后代的“ 强白” “ 白健” 相类比。蒋礼鸿先生解释敦煌变文中的“ 白健” 一词时说:“ 《燕子赋》:‘ 曹司上下, 说公白健。’ 这是雀儿奉承本典的话。白就明白, 即精明; 健就是强干。《白氏长庆集》卷三十一, 张彻宋申锡可并监察御史制:‘ 今御史中丞僧孺奏:某官张彻、某官宋申锡, 皆方直强白, 可中御史。’ 强白和白健意义相同。” [34]310这可以和“ 竞爽” 的解释相参照。
其三, 对于词义透明度⑤(⑤词义的透明度是指词义可以从构成语素的意义上推知的难易度。参见李晋霞、李宇明《论词义的透明度》, 载《语言研究》
翘勤
《文选· 潘岳< 西征赋> 》:“ 徘徊酆镐, 如渴如饥, 心翘懃⑥(⑥懃, 五臣本作“ 勤” 。)以仰止, 不加敬而自祗。” [35]206此例《辞源》解释为“ 殷切盼望, 追念” [36]3320。《高僧传》卷八《释僧盛》:“ 少而神情聪敏, 加又志学翘勤, 遂大明数论, 兼善众经, 讲说为当时元匠。” [29]334此例《辞源》释作“ 奋发勤苦” [36]3320。这两个含义是如何产生的?“ 翘勤” 的构词理据如何分析?这里从核心义的角度加以解释。
《说文· 羽部》:“ 翘, 尾长毛也。” 段注:“ 按尾长毛必高举, 故凡高举曰翘。” [5]139据此可知“ 翘” 的核心义是“ 高举” 。“ 翘” 施用于人, 可由身体高举的动作引申指企盼的心理状态。《后汉书· 袁谭传》“ 翘企延颈, 待望雠敌” [27]2415, “ 翘” 是翘首, “ 企” 是企足。“ 翘首” 即抬头, 多喻盼望或思念之殷切。《西征赋》李善注:“ 《孔丛子》, 子思曰:君若饥渴待贤。企伫也。” [35]474可以为证。与之相关的复音词有:“ 翘注” , 谓殷切期待; “ 翘惶” , 谓惶悚不安地盼望; “ 翘心” , 指仰慕, 悬想; “ 翘思” “ 翘想” , 皆谓悬想。由“ 翘首” 到“ 翘心” “ 翘思” “ 翘想” , 反映由动作到心理的引申, 这是词义演变较为常见的现象①(①“ 企” 本指踮脚的动作, 也是足跟位置的升高, 因而有同样的引申途径, 也表示企盼、盼望。参见王云路《中古诗歌语言研究》, (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版, 第174-175页。)。
为了更好地说明“ 翘” 的含义, 可以与“ 竦” 比较互证②(②《尔雅· 释木》“ 槐棘丑, 乔” , 郭璞注:“ 枝皆翘竦。” (郝懿行《尔雅义疏》, 第795页)“ 翘竦” 同义并列。)。《说文· 立部》:“ 竦, 敬也。从立, 从束。束, 自申束也。” 段注:“ 敬者, 肃也……
“ 翘” 和“ 竦” 一样, 以核心义“ 高举” 为依据, 可以表示企盼、恭敬、振作④(④《高僧传》中还有“ 翘励” 一词, “ 励” 义为振起、振奋, 故“ 翘励” 可看作同义或近义并列)、专注等心理状态, 视具体语境而有所侧重。前引《西征赋》“ 仰止” 义为仰慕、向往, 故“ 翘” 侧重于表企盼、盼望, 若联系后半句, 则“ 翘” 亦含恭敬之义。
再看“ 勤” 。《说文· 力部》:“ 勤, 劳也。” “ 劳, 勮⑤(⑤大徐本作“ 劇” , 此从段玉裁改。)也。” [9]292又:“ 勮, 务也。” 段注:“ 用力尤甚者。” [5]700《尔雅· 释诂下》:“ 劳, 勤也。” 《尔雅义疏》:“ 《一切经音义》九引舍人曰:‘ 劳, 力极也。’ ‘ 力极’ 即《说文》‘ 劳’ 训‘ 勮’ 之意。” [23]134《广韵· 欣韵》:“ 勤, 尽也。” [15]114《左传· 僖公二十八年》“ 令尹其不勤民” , 杜注:“ 尽心尽力、无所爱惜为勤。” [6]1826由故训可知, “ 勤” 的核心义是极、尽⑥(⑥“ 勤” 有穷尽义, 如《老子》:“ 绵绵若存, 用之不勤。” (见国学整理社编《诸子集成》第3册, 第4页)《淮南子· 原道》:“ 旋县而不可究, 纤微而不可勤。” (见国学整理社编《诸子集成》第7册, 第2页))。“ 勤” 通常是心力并用, 涉及尽心和尽力两方面, 故“ 勤” 亦作“ 懃” ⑦(⑦管礼耕《释勤》深入分析了“ 勤” 的词义, 见丁福保编《说文解字诂林》, (北京)中华书局1988年版, 第13434-13435页。)。《诗· 召南· 江有汜序》:“ 勤而无怨, 嫡能悔过也。” 孔疏:“ 勤者, 心企望之。” [6]292《穀梁传· 僖公二年》:“ 不雨者, 勤雨也。” 何休注:“ 言不雨, 是欲得雨之心勤也。” [6]2392这两例主要就尽心而言, “ 懃(勤)” 是急切、殷切, 在语境中或指企盼, 或指忧虑、操心⑧(⑧由此, 则“ 殷勤(慇懃)” 为同义并列, 有急切、关心等义, 如三国魏曹操《请追赠郭嘉封邑表》:“ 诚贤君殷勤于清良, 圣祖敦笃于明勋也。” (见欧阳询等编《艺文类聚》, 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 第933页))。从这个角度看, “ 翘懃(勤)” 也可视作近义并列。
佛道文献中的“ 翘勤” 则有所不同, 一般分析为恭敬和勤勉的类义并列。较早的用例为南北朝陆修静《陆先生道门科略》:“ 小心畏慎, 好道翘勤。” [37]第24册, 781又, 《高僧传》中共五例, 如卷五《竺僧辅》:“ 单蔬自节, 礼忏翘懃, 誓生兜率, 仰瞻慈氏。” [29]196卷十二《释僧生》:“ 诵《法华》, 习禅定……年虽衰老, 而翘勤弥厉。” [29]461这里“ 翘” 皆含恭敬、虔诚之义①(①《高僧传》卷三《释法显》:“ 显独留山中, 烧香礼拜, 翘感旧迹, 如睹圣仪。” (慧皎《高僧传》, 中华书局1992年版, 第88页)又如《唐明堂乐章· 商音》:“ 爰申礼奠, 庶展翘诚。” (见郭茂倩编《乐府诗集》, 中华书局1979年版, 第72页)“ 翘诚” 犹虔诚。)。
表示恭敬和勤勉的语素并列在古书中较为常见②(②感谢张文冠博士为笔者指出这一点。)。《国语· 周语上》:“ 修其训典, 朝夕恪勤。” 曝书亭抄本《北堂书钞· 政术部》十引贾逵曰:“ 恪, 敬也。勤, 劳也。” [33]5此例可与《高僧传》卷一《僧伽提婆》“ 翘懃妙典” [29]37、《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 修净方业, 日夜翘勤” [38]231相对照。又, 《古文尚书》中有“ 祗勤” , 《周书· 周官》:“ 今予小子, 祗勤于德, 夙夜不逮。” [6]235清华简《摄命》中则有“ 勤祗” :“ 摄, 敬哉, 毋闭于乃唯冲子小子, 毋递在服, 勤祗乃事。” [39]110又有“ 恭勤” , 如《汉书· 礼乐志》:“ 继统共勤, 顺皇之德。” 师古注:“ 共读曰恭。” [26]1057“ 翘勤” 与“ 恪勤” “ 祗勤” “ 恭勤” 在语义组合上类似, 稍有不同的是, “ 翘” 带有一定的动作性, 而“ 恪” “ 祗” “ 恭” 则纯粹表示心理状态。
简言之, “ 翘” 一般作动词, 由核心义“ 高举” 而指心理上的思念, 并含有恭敬、振作、专注等义; 而“ 勤” 为形容词, 由核心义“ 极尽” 而指行为上的勤勉。二者的核心义相距较远, 但对恭敬之事必然勤勉、专注, 行为勤勉是内心恭敬的外在表现③( ③“ 殷勤(慇懃)” 有恭敬义, 如姚秦竺佛念译《出曜经》卷十九:“ 即生恭敬心向般特比丘, 乃不慇懃于五百人许。” (见高楠顺次郎等编《大正新修大藏经》第4册, 佛陀教育基金会出版部1990年版, 第712页)也有勤奋义, 如《梁书· 武帝纪中》:“ 故陈肺石于都街, 增官司于诏狱, 殷懃亲览, 小大以情。” (中华书局1973年版, 第43页)亦可为二者关系的佐证。)。由此, 通过语素核心义的分析, 可以较透彻地阐明“ 翘勤” 的构词理据和语素的意义关联。
反义并列是并列式复音词的一种特殊类型, 相比于同义并列, 意义相反的语素结合成词要受较多的限制, 因而反义并列式复音词的数量相对较少。反义并列又可分为并举式、选择式、偏指式和概括式四类, 这四类复音词的词汇化程度不一致④(④关于这四类反义并列式复音词的具体论述, 参看王云路《简论反义并列式复音词的分类及其词义的抽象化》, 见朱庆之、汪维辉、董志翘等编《汉语历史语言学的传承与发展— — 张永言先生从教六十五周年纪念文集》, (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第28-44页。)。核心义分析有助于理解语素的反义关系以及词义的发展演变。
其一, 在较多情况下, 反义并列复音词的两个构词语素的核心义相反。其中并举式或选择式的反义并列复音词的词义即由语素的核心义直接决定⑤(⑤结合成词之后语义往往有所引申, 引申义亦为语素核心义所统摄。)。例如“ 枉直” , 《说文· 木部》:“ 枉, 衺曲也。” 段注:“ 本谓木衺曲, 因以为凡衺曲之偁。” [5]250衺曲与直相反, “ 枉直” 即曲直, 比喻是非、好坏。又如“ 隆薄” , 《说文· 生部》:“ 隆, 丰大也。” [9]127《尔雅· 释山》:“ 宛中, 隆。” 郭注:“ 山中央高。” [23]645“ 隆” 的核心义是高、厚, 与单薄相反, 由厚薄引申指器重与轻视。再如:
崇替
《国语· 楚语下》:“ 吾闻君子唯独居思念前世之崇替, 与哀殡丧, 于是有叹, 其余则否。” 韦昭注:“ 崇, 终也。替, 废也。” 俞樾曰:“ 韦《解》‘ 崇’ 字未得其旨……崇替犹言兴废耳。” [33]525。《说文· 山部》:“ 崇, 嵬高也。” [9]191段玉裁改“ 嵬高” 作“ 山大而高” , 注云:“ 崇之引伸为凡高之偁。” [5]440故“ 崇” 的核心义为高。《说文· 竝部》:“ 替, 废, 一偏下也。” ①(①《说文· 广部》:“ 废, 屋顿也。” 《说文通训定声》:“ 按, 倾圮无用之意。”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 中华书局1984年版, 第688页))段注:“ 相并而一边庳下, 则其势必至同下, 所谓陵夷也。凡陵夷必有渐而然, 故曰履霜坚仌至。” [5]501“ 替” 的核心义可以概括为由高变低, 故与“ 崇” 相反。“ 崇替” 即兴替、兴废, 也就是高低、盛衰或成败。
其二, 构词语素核心义的相反关系决定表层语素意义的相反, 不过, 对于概括式的反义并列来说, 基于语素的核心义可以进一步概括形成复音词的核心义, 也就是说, 复音词的核心义并非语素核心义的简单加合, 而是由语素的核心义间接决定。例如:
依违
《说文· 人部》:“ 依, 倚也。” [9]164《说文· 辵部》:“ 违, 离也。” [9]41二者的核心义分别为倚靠、靠近与违背、背离, 正好相反。在此基础上, “ 依违” 的核心义可以概括为处于两端之间, 摇摆不定。心理上的摇摆不定是迟疑, 如刘向《九叹· 离世》:“ 余思旧邦, 心依违兮。” [30]288是说在去留之间徘徊不定。故“ 依违” 有犹豫不决之义, 如《汉书· 韦贤传》:“ 于是上重其事, 依违者一年, 乃下诏曰:……” [26]3120言辞上的摇摆不定是模糊, 如《公羊传· 桓公九年》:“ 《春秋》有讥父老子代从政者, 则未知其在齐与?曹与?” 何休注:“ ……故序经意依违之也。” [6]2219《襄公二年》:“ 齐姜与缪姜, 则未知其为宣夫人与?成夫人与?” 何休注:“ 传家依违者……” [6]2301两例都指在二者之间未定, 所谓模棱两可, 亦即态度上的含糊游移。又如《论衡· 答佞》:“ 谗人以直道不违, 佞人依违匿端。” [40]518《宋书· 索虏传》:“ 其后焘又遣使通好, 并求婚姻, 太祖每依违之。” [41]2334声音的徘徊缭绕也称“ 依违” , 如《古文孝经· 丧亲章》孔安国注:“ 斩衰之哭, 其声若往而不反, 无依违余音也。” [42]18“ 依违余音” 相当于说余音缭绕、迟迟不绝。《文选· 曹植< 七启> 》:“ 飞声激尘, 依违厉响。” 刘良注:“ 依违, 乍合乍离也。” [35]648
其三, 在一些情况下, 反义并列复音词的两个构词语素的核心义并非直接相反, 而是在某个方面或特定维度存在对立关系。这种对立决定了并列语素表层意义的相反关系。例如:
优剧
《说文· 人部》:“ 优, 饶也。” 段注:“ 《食部》‘ 饶’ 下曰饱也。引伸之凡有余皆曰饶。《诗· 瞻卬》传曰:‘ 优, 渥也。’ 笺云:‘ 宽也。’ 《周语》注曰:‘ 优, 饶也。’ 《鲁语》注曰:‘ 优, 裕也。’ 其义一也。” [5]375据此, “ 优” 的核心义是“ 有余” 。《说文· 力部》:“ 勮, 务也。” 段注:“ 务者, 趣也。用力尤甚者……字讹从刀作剧。” ②(②《说文新附· 刀部》:“ 剧, 尤甚也。” (徐铉《说文新附》, 中华书局1963年版, 第93页))[5]700据此, “ 剧” 的核心义是“ 尤甚” , 即程度深。
“ 有余” 与“ 尤甚” 并非反义的关系, 而且“ 优” 和“ 剧” 都可表示数量多, 如《荀子· 王制》:“ 故鱼鳖优多而百姓有余用也。” [7]第2册, 105《非十二子》:“ 犹然而材剧志大, 闻见杂博。” [7]第2册, 59但是, 二者在某些维度上存在对立关系。“ 优” 是有余, 故在态度上是柔和的, 在时间上是宽缓的③(③《春秋左传集解序》“ 优而柔之” , 孔疏:“ 优、柔, 俱训为安, 宽舒之意也。” (见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 第1705页)), 如《淮南子· 原道》:“ 其德优天地而和阴阳。” 高诱注:“ 优, 柔也。” [7]第7册, 2《汉书· 东方朔传》:“ 优而柔之, 使自求之。” [26]2866而“ 剧” 是尤甚, 故在态度上是激烈的, 在时间上是疾速的, 如《陈书· 袁宪传》:“ 及宪试, 争起剧难, 宪随问抗答, 剖析如流。” [43]312“ 剧难” 就是激烈地诘难。《文选· 扬雄< 剧秦美新> 》:“ 二世而亡, 何其剧与!” 李善注:“ 言促甚也。” [35]913《汉书· 扬雄传上》:“ 口吃不能剧谈。” 颜注:“ 剧亦疾也。” [26]3514
由此可见, 核心义决定了“ 优” 与“ 剧” 在某些维度上存在对立, 因而二者可以表示相反或相对的两个方面。《后汉书· 循吏传· 刘宠》:“ 值中国丧乱, 士友多南奔, 繇携接收养, 与同优剧, 甚得名称。” [27]2479“ 与同优剧” 谓与之共甘苦, “ 优剧” 指生活上的安逸和艰难。“ 优” 是宽缓、安闲, 如《诗· 小雅· 采菽》“ 优哉游哉” [6]490; “ 剧” 是繁难、艰苦, 如《商君书· 算地》“ 事剧而功寡” [7]第5册, 14、《史记· 平准书》“ 作业剧而财匮” [44]1417, “ 剧” 虽释为繁多, 但也包含用力之甚, 亦即艰难①(①“ 剧” 和“ 苦” 声韵相近, “ 苦” 亦可表程度深。《论衡· 语增》:“ 用兵苦, 诛乱剧。” (见国学整理社编《诸子集成》第7册, 第75页)二者对文。《后汉书· 列女传· 曹世叔妻》:“ 执务私事, 不辞剧易。” 李贤注:“ 剧, 犹难也。” (范晔《后汉书》, 中华书局1965年版, 第2787页)“ 优” 与“ 苦” 词义相反, 如晋陆机《演连珠》之三十:“ 臣闻倾耳求音, 视优听苦; 澄心徇物, 形逸神劳。” (见萧统编《六臣注文选》, 中华书局1987年版, 第1025页))。“ 优剧” 又可指工作的劳逸, 如《宋书· 列传自序》:“ 若得少宽其工课, 稍均其优剧, 徒隶既苦, 易以悦加, 考其卒功, 废阙无几。” [41]2451“ 优” 指轻松悠闲, “ 剧” 指艰难繁重。另外, 《陈书· 儒林传· 沈洙》:“ 窃寻沈议非顿异范, 正是欲使四时均其刻数, 兼斟酌其佳, 以会优剧。” [43]439该句上文云“ 旧制深峻……新制宽优……参会两文, 宽猛寔异” [43]439, 可知这里“ 以会优剧” 是说参酌、调和旧制与新制, 故此例“ 优剧” 指测囚(即讯囚)之法的宽优与深峻。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 两个语素的核心义存在相反或对立关系, 并不一定构成反义并列复音词。例如“ 隙会” , 《晋书· 李憙传》:“ 羌虏犯塞, 憙因其隙会, 不及启闻, 辄以便宜出军深入, 遂大克获。” [20]1189《说文·
自《马氏文通》问世以来, 汉语的构词法研究逐渐受到关注。早期的构词研究主要是从语义角度切入的。20世纪中期以后, 受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 学界普遍认为, 复合词的合成与词组的构成相一致, 只是所处的层面不同, 因此, 在较长一段时期内, 汉语的构词法研究实际上等同于语法结构的分析, 构词研究往往被归为语法课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一些学者认识到复合词内部复杂的语义关系以及语法分析在构词研究中的局限, 于是试图摆脱句法关系的框架, 建构语义构词法的体系[45]1-12。对汉语历史词汇来说, 复音词的结构和意义关系复杂, 理解词义与分析结构密不可分, 因此, 复音词的构词研究必须结合语义和语法两个方面, 并且以语义因素为重点。
本文通过具体的例子初步探讨了核心义视角下的并列式复音词的构词问题, 包括语素结合成词的规律及其内在原因、语素义生成复音词词义的方式等。词汇语义学研究指出, 语义组合(包括义位组合)一般遵循语义和谐的原则。我们认为, 并列语素的组合不仅是由于表层语素义的关联, 在某些情况下也取决于深层语义的关联, 包括核心义的相同或相近、相关以及相反或相对。核心义处于词义结构的深层, 是词义产生的依据, 并起着统摄和制约词义的作用。因此, 语素的核心义是语素结合的更基础、更深层次、更具决定性的因素, 核心义分析有助于深化和拓展汉语复音词的共时和历时研究。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