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刘志军(https://orcid.org/0000-0002-9072-2212),男,浙江大学社会学系、浙江大学社会调查研究中心副教授,人类学博士,主要从事流动人口、留守儿童及乡村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留守经历如同流动、贫困、创伤等其他童年期经历一样,对个人来说影响深远,无论是对个人成年前的短期影响还是成年后的长期影响,都不可忽视。然而,学界多关注留守经历的短期影响或当期影响,对长期影响的调查研究还很缺乏。基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19个城市2 385名80后外来务工人员的问卷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童年期留守经历会引发强烈的补偿效应,却不一定产生代际补偿效应,而留守的代际传递效应也未获证实。不过,后两种效应外在的不显著也可能缘于其他因素的遮蔽,或是两种效应反方向的作用力相互抵消所致。
It is a universal phenomenon that parents work or do business away from their hometowns while leaving their children back in their hometown. As the most populous country in the world, China has the largest number of left-behind children. The estimated number in 2010 is 61 million in rural China. Previous studies have showed that being left-behind by parents would lead to the problems related to emotion, mentality, behavior, education, health, and so on. But these studies usually focused on the current or short-term influences of left-behind experience. Very few of them explored the 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left-behind experience during childhood. Based on the survey data of 2,385 post-1980s migrant workers working in 19 cities of Yangtze Delta and Pearl River Delta, the present study aims to explore the long-term consequences of left-behind experience during childhood by analyzing the effects of emotional compensation, intergenerational compensation, and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Indicators used are whether these post-1980s migrant workers are currently living with their parents, or living with their children, and whether they are leaving their first child back in their hometown. Based on the psychological mechanism of ″unrealized wishes″ of Gestalt psychology, this paper proposes the first hypothesis that those who have had their own left-behind childhood experiences would have higher intention to live together with their own parents. Based on the phenomenon of intergenerational compensation, we put forward the second hypothesis that migrant workers with left-behind experience during their childhood would be less willing to leave their first child back in their home town. Based on the phenomenon of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proposed by social learning theory, our third hypothesis is that those who have had such left-behind experiences during their childhood would be less likely to live together with their children.
Several dual logistic models were constructed by using the statistical software SPSS 19.0.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eft-behind experience during one’s childhood has significant influences on migrant workers in their decision of whether they would live together with their parents.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number of those with left-behind experience living together with their parents is 2.09-2.85 times that of those without such left-behind experience. Further analysis showed that the effects are contingent to the different life stages of their left-behind experience. The largest significant impact on the left-behind experience appears in the primary school stage, followed by the middle school stage, and then the pre-school stage. Yet, the left-behind experience has no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whether or not migrant workers live with their own children. The study also did a ″robustness check″ by using Bootstrap Method or applying alternative variables, which has verified the stability of the above findings that the left-behind experience during one’s childhood will result in a remarkable effect of emotional compensation, but such experience will not cause the effect of intergenerational compensation, nor the effect of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The phenomenon that migrant workers who had left-behind experience during their childhood tend to live together with their parents can probably be explained by Gestalt psychology. Because of the absence of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and family care during their childhood, these migrant workers tend to live together with parents in their adulthood if possible. In this way they could realize their ″unrealized wishes″ to a certain extent and make up for their psychological regret formed in their childhood, which is similar to the ″compensation effect″ or the ″compensation phenomenon″ of biology. In addition, according to general psychological theory, if the emotional compensation is not sufficient, migrant workers with left-behind experience during their childhood would try to compensate it by intensifying their parent-child interactions with their children. Thus, relatively fewer of them would leave their children back in their hometown and relatively more of them would probably live together with their children to achieve their whole Gestalt. But these hypotheses are not support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re are two kinds of possibilities. One is that the left-behind experience actually has no such effect. Another possibility is that the effect of intergenerational compensation and the effect of intergenerational transmission are mutually offsetting in this case. To verify the latter, we need further research by using more suitable instrumental variables.
父母离开家庭外出务工或经商而将未成年子女留在家乡, 是一个具有世界普遍性的现象。这在跨国劳工较多的国家以及国内迁移较多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普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报告称, 墨西哥双亲家庭中17%的儿童在童年时期某一阶段中父亲曾移民外出[1]。在罗马尼亚, 2007年约有82 000名留守儿童[2]。去海外工作的现象在东亚国家也很普遍, 菲律宾有大约200万儿童(占5%)的父母一方或双方在海外工作。印度尼西亚大约有2%— 3%的儿童留守在国内[3]。斯里兰卡有超过十分之一的人受雇为国际劳工[4], 据Jayasuriya和Opeskin的估计, 有100万左右的儿童受到了移民现象的直接影响[5]。作为第一人口大国的中国, 近三十年来国内人口流动持续增长, 由此产生了数量最为庞大的留守儿童, 据全国妇联课题组的调查, 2010年中国农村有大约6 100万留守儿童[6]。即便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提出的更为严格的农村留守儿童定义(指“ 父母双方外出务工或一方外出务工, 另一方无监护能力, 无法与父母正常共同生活的不满十六周岁的农村户籍未成年人” 。), 在2016年也有902万不满16周岁的农村留守儿童(参见佚名《民政部:农村留守儿童902万 超9成在中西部省份》, 2016年11月10日, http://news.sohu.com/20161110/n472764078.shtml, 2017年11月17日。)。
留守儿童一般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迁移到他国或前往国内其他地区务工经商, 被留在老家半年以上的未成年人[2, 7, 8]。由上述定义可以看出, 留守的本质是从双亲家庭的生活环境转变为实质上的非双亲家庭生活环境, 包括单亲监护、祖辈监护、亲友监护甚至无人监护等情形。因此, 留守儿童亦可以视为生活于事实上的脆弱家庭中。Lee和McLanahan运用“ 脆弱家庭与儿童健康研究” 的纵贯数据的研究表明, 家庭不稳定与儿童发展有因果效应, 对儿童的发展有显著的负面影响[9]。与此一致, 留守儿童也被认为将遇到身心发展方面的诸多问题。
留守儿童可能遭遇的问题很早就引起了学界的关注, 学者们从总体上以及从教育、体质发展、心理健康、情感危机等多个维度对此进行了剖析。虽然结论并不一致甚至有相互矛盾之处, 但总体来讲, 留守儿童在很多方面都遭遇了身心发展问题。中外研究表明, 留守会导致情感、心理、行为、教育和健康方面的问题, 产生学校表现差、辍学、与老师及同辈易发生冲突、焦虑、低自尊、易情绪低落、冷漠、自杀行为、吸毒等各种问题[2,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虽然学界关于留守对儿童影响的研究已经比较丰富, 但对留守产生的长期影响的研究还比较缺乏, 一般考察的是留守对正处于留守状态的未成年人的影响, 或者曾经的留守经历对未成年人各方面发展的影响。已有的关于留守经历对成年后影响的研究, 除了对新工人及新生代农民工的工作流动[20, 21]、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居留意愿[22]和综合就业能力及融入城市程度[23]的影响的研究外, 还集中在对大学生等人群的分析, 关注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的总体心理健康[24]、抑郁及焦虑[25]、孤独感[26]、缺陷感[27]、躯体化和强迫症状[28]、自尊[29]、羞怯体验与社交焦虑(吴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心理安全感和社交焦虑的相关研究》, 南昌大学体育与教育学院2015年硕士论文。)、社会疏离感及人际关系[27]、价值观与人格[30]、生活技能[31]、心理安全感[32]、主观幸福感或生活满意度[33]等方面的影响。海外学界也有众多关于童年期生活经历(含留守经历)或生活背景对成年后影响的研究, 如有研究指出, 早年经历与环境影响可以为遗传易感性留下长期信号(signature), 影响大脑结构和长期身心健康[34]; 一些早年生活条件如营养不良、童年期贫困以及有压力的家庭对一系列的慢性疾病有着深远影响[35, 36]; 倘若在成长期间与父母一方或双方分离, 从高中毕业的可能性更小, 更可能从事低薪工作, 家庭可能更不稳定[37, 38]; 而较低的童年期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也与中年时期志愿工作和社会活动不积极显著相关[39]。
从前人的研究结果来看, 留守经历就如同流动、贫困、创伤等其他童年期经历一样, 对个人来说确实影响深远, 无论是对成年前的短期影响还是成年后的长期影响, 都不可忽视。然而, 学界多关注留守经历的短期影响(或当期影响)。因此, 本文希望通过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抽样调查数据来聚焦因留守而缺失的亲子情感的补偿, 并对是否会由于这种情感缺失经历而产生代际补偿效应进行分析, 以丰富对童年期留守经历长期影响的研究。
关于留守对儿童的影响虽然说法不一, 但有一个最基本的共识, 即留守的本质就是亲子隔离, 从而造成亲子情感的缺失。关于情感, 人们的基本判断是它与人的社会性需要有关, 是人的基本需求, 人的成长与发展都离不开情感, 它对人一生的发展作用巨大(周扬《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研究》, 长春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而亲子情感是对人影响最大的情感类型之一, 对儿童的影响尤甚。前人的调查研究已表明, 留守儿童在留守期间由于亲子隔离造成的情感缺失, 容易产生孤独、自卑拘谨、乐群性低、冷漠寡言、抑郁压抑、紧张焦虑等诸多心理问题[40], 造成归属感缺失、安全感缺失、自尊心缺失和价值感缺失(周扬《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缺失问题研究》, 长春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3年硕士学位论文。)。也正因为这种情感缺失, 留守儿童对父母的陪伴与亲情关怀有深切的渴望和期盼[41], 且年龄越大越表现出对家庭完整和父母关怀的强烈需求[42]。
这种现象或可以借助心理学理论加以解释。格式塔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勒温借用拓扑学的概念, 认为每一心理事件都取决于人的状态及环境, 从而提出心理紧张系统说。这一学说主张, 在个人及其所处环境之间有一种平衡状态, 平衡被破坏, 就会引起紧张, 从而导致恢复平衡的移动。即人们会追求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 如果外部因素导致人们有未实现的愿望, 人们会做很多努力尝试实现这个愿望。完形理论引出的“ 未实现的愿望诅咒” 这一心理机制在很多文学作品中得到了阐释(例如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再袭面包店》描述了主人公在青年时代抢劫面包店未果, 婚后和妻子鬼使神差地再次实施抢劫, 只为一个面包。此与勒温的理论皆转引自刘愿《弥补那逝去的青春:知青对子女教育的代际补偿研究》, 载《世界经济》2016年第5期, 第168-192页。), 在实验心理学中也得到印证, 还被诸多经验研究所证实。例如, Meng和Gregory发现知青更可能通过夜校或电大获得半正规的学历, 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就是知青对未实现愿望的补偿[43]。
由此我们可以推测, 由于童年期的亲子互动和亲情关怀的亏缺, 一旦有机会与父母团聚, 留守儿童将更有可能利用这种机会或创造这样的机会, 即便是在成年以后, 由于这种内心渴求的驱使, 也会更多地利用或创造与父母团聚的机会, 以实现未实现的愿望, 略微弥补童年时代的心理缺憾。因此, 可以假设, 在其余条件同等的情况下, 有过童年期留守经历者将更多地与父母住在一起, 即:
假设1:有过童年期留守经历者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可能性更高。
如果假设1得到证实, 即有过童年期留守经历者更多地与父母住在一起, 那么就可以将其视为一种补偿效应, 即对自身童年期亲子情感缺失的一种补偿。不过, 相关研究也关注到一种代际补偿现象, 即自身没有实现的愿望或某种缺憾如果不能在自己身上得到完全的弥补或补偿, 也可能将其转移到子女身上。以上文提及的知青为例, 相关研究就发现, 虽然知青可以通过在夜校或电大获得半正规学历以弥补没有上大学的愿望, 但毕竟夜校和电大的教育不是正规大学教育, 这种愿望的补偿是不完全的。在自身补偿不完全的情况下, 子女作为人类家庭的自然延续, 知青将会通过增加子女教育投入的方式来进行代际补偿, 从而达成完整的心理图形。刘愿的研究就论证了这种显著的教育代际补偿效应, 作者利用2010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对知青子女的分析表明, 对第一个子女来讲, 知青子女比非知青子女的受教育水平显著高约1年, 更可能接受大专及以上学历教育, 这就是一种教育代际补偿的结果[44]。
从学理上来讲, 即便留守儿童在成年后更多地与父母住在一起, 其童年期的亲子情感缺失也是不可能得到完全补偿的。根据上文提及的代际补偿理论, 我们可以提出第二个假设, 即有过童年期留守经历的有子女的成年人, 在同等条件下, 在外出时将更多地携带子女一起流动, 而不是将其留在老家。不过, 子女不一定只有一个, 因此, 需对此假设做出进一步限定。刘愿的研究结论为我们做出这种限定提供了很好的参证, 其分析表明, 知青会通过增加子女教育的方式来弥补其教育被迫中断的人生缺憾, 假设知青育有两个后代, 当知青(预期)第一个子女的教育水平提高后, 其不完整心理图形的紧张得以缓解, 因而对第二个子女教育的投入意愿减弱, 使得知青与非知青第二个子女的受教育水平无显著差异[44]。据此, 我们提出第二个假设:
假设2:有过童年期留守经历者会更少将第一个子女留在老家。
以上基于代际补偿效应的分析提出了第二个假设, 不过, 与此效应相对, 前人的研究也已基于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指出了从父母到子女的代际传递现象[45]。传递的内容涉及依恋模式、收入、职业选择、受教育程度、管教行为、体罚行为、施暴行为、受创伤经历、人际信任、孝道观念、贫困等多方面。在收入方面, 王海港、李力行等的研究发现父母的收入对子女的收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46, 47]。在职业方面, Hellerstein和Morrill对美国人的研究[48]以及卓玛草、孔祥利对中国农民工的研究[49]都发现了代际传递效应。在教育方面, 西方的诸多研究显示, 父母的受教育水平对子女的教育会产生正向的代际传递[50, 51],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及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数据也都验证了这种代际的正向传递效应[52, 53]。海外研究表明, 儿时遭受父母严厉管教会导致个体成年后更可能对孩子实施严厉管教[54], 儿时遭受过父母体罚或虐待的个体成年后更可能对自己的孩子实施体罚或虐待[55, 56, 57, 58], 刘莉、邢晓沛等对中国人的调查也发现了这种体罚和严厉管教的代际传递性[59, 60]。在信任方面, 对美国人[61]、加拿大人[62]、德国人[63]及中国人[64]的研究都表明, 个体的信任水平受到了父母信任水平的显著影响。此外, 创伤性事件的影响[65]、孝道观念[66]、家庭暴力[67]都有较强的代际传递效应, 甚至婚姻状况、就业机会和医疗保险情况等都具有代际间的明显相关性, 尤以家庭贫困为甚[68]。
依恋模式的代际传递是心理学和行为研究领域的焦点之一, van Ijzendoorn将其定义为“ 根据特殊照料者(常常是父母)有关依恋的心理状态可以预测婴儿与特殊照料者之间依恋关系的安全性” (转引自Bernier A. & Dozier M., ″Bridging the Attachment Transmission Gap: The Role of Maternal Mind-mindednes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ehavioral Development, Vol.27, No.4(2003), pp.355-365。)。相关研究表明, 儿童早期与父母形成安全依恋, 在儿童长大为人父母时, 也更加容易和自己的孩子形成安全依恋, 反之亦然[69]。根据依恋理论, 儿时与父母交往的经历使个体形成了有关自我与他人的“ 内部工作模型” 或“ 内部心理表征” 并整合到个性结构中去, 成为个性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 这一工作模型会影响到其后为人父母时对孩子的行为[70]355-366。这种工作模型有一种稳定的倾向, 一旦建立起来就倾向于永久[71]。
上述研究结论启示我们, 人们在童年期与父母形成的亲子互动模式, 也可能显著影响他们在成年后与自己的子女之间的亲子互动模式, 这种亲子互动涵盖了多维度的内容, 如居住模式、相处习惯、交流类型、情感表达等。那么, 有过童年期留守经历者, 是否会因为童年时与父母在空间隔离状态下的亲子互动模式, 而自觉或不自觉地将其传递至自己与子女之间的相处安排上呢?亦即他们是否会因此而更少地与子女住在一起呢?由此我们提出与第二个假设相对的第三个假设:
假设3:有过童年期留守经历者与子女住在一起的可能性更低。
需要指出的是, 假设3并没有区分是跟第一个子女还是其他子女生活在一起, 考察的是有没有子女跟其同住。假设2与假设3虽然不是严格的相对关系, 但大体上可以视为一种相互参证。
为验证以上假设, 我们将基于中山大学“ 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 项目所得的调查数据进行相应的统计分析。2010年7月, 该项目在刘林平教授的主持下, 对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19个城市的“ 大专及以下学历、跨区县流动、被企业或单位正式雇佣的外来务工人员” 做了调查。问卷调查以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中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流动人口数量为依据进行样本分配, 控制性别、行业和区县分布, 共收集有效样本4 152份[20], 分布在3 264家不同规模、性质和行业的企业中, 除了少量符合条件的城镇户口者, 绝大多数为农民工, 占83.5%[72], 其中1980年及以后出生的有2 385个, 本文的分析将基于这部分样本进行。
考虑到中国自1978年改革开放后, 大量农民才开始从农村流向城市务工, 留守儿童也才随之集中出现并逐年增长。因此, 这次的调查问卷仅问询了1980年及以后出生者在各个成长阶段“ 主要与谁生活在一起” 的问题。本文将“ 小学之前、小学、初中任一阶段, 主要与父母之外的亲友(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其他亲友)生活在一起或独自生活” 的样本定义为有留守经历者, 回答“ 住校” 者, 因无从判断其父母是否与其生活在一起, 均按缺失值处理, 其余视为无留守经历, 由此产生“ 曾经留守” 这一变量(指学前、小学、初中这三个阶段中是否有过任何一段的留守经历。问卷也问到了“ 高中/技校及以上” 主要与谁生活在一起的问题, 但出于以下五个方面的考虑, 笔者没有将这一阶段纳入计算留守经历的时间范围:(1)这一阶段的年龄跨度比较大, 包括了技校及以上年龄段的情况; (2)这一阶段的住校者占比较高, 达44.2%, 而对住校者来说, 无从区分其是否跟父母住在一起; (3)相关研究表明, 上高中之后父母外出的影响甚小(王挺《江苏省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2014年博士论文); (4)事实上, 诸多学者也将处在高中学龄期的未成年人排除在留守儿童群体之外, 将年龄上限定在14周岁(段成荣、周福林《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 载《人口研究》2005年第1期, 第29-36页)、15周岁(范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社会因素及心理弹性发展方案初步研究》, 中南大学应用心理学2008年博士论文)或16周岁(吴霓《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调研报告》, 载《教育研究》2004年第10期, 第15-18, 53页), 或笼统地限定为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吕绍清《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研究》, 载《中国妇运》2006年第6期, 第19-25页); (5)2016年2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发〔2016〕13号)对留守儿童的定义, 也将年龄上限规定为16周岁, 基本上等同于以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最后阶段即初中学龄段为界。), 用来对童年期是否有留守经历的长期影响进行测量。此外, 考虑到不同年龄段留守经历的影响强度与影响方向可能有所差异, 故进一步对小学之前、小学、初中各阶段是否留守进行单独计算, 由此生成“ 学前留守” “ 小学留守” “ 初中留守” 这三个变量, 以分别考察童年期不同阶段的留守经历对成年后的影响。
问卷在调查受访者当年(2010年)“ 和谁住在一起” 时提供了多选询问, 答项包括“ 父母” “ 子女” 等9个选项。问卷针对有孩子的受访者也设计了“ 第一个孩子现在何处” 的单选题, 答项有“ 在老家、和自己在一起、和自己在同一城市、在其他地方” 4项。我们基于上述问题, 将“ 是否跟父母住在一起” “ 是否跟子女住在一起” “ 第一个孩子是否在老家” 分别设为三个假设的因变量。考虑到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年限、工种、收支比、住宿地等的影响, 将它们作为控制变量, 解释变量则为相关的留守变量, 具体设置将在后文的模型分析中交代。
为验证上文提出的假设是否成立, 下面首先对相关的因变量进行分类描述统计, 检验它们与留守变量的零阶关系, 然后建立回归分析模型, 在控制重要的影响变量之后, 分析其净关系, 随后据此对假设进行检验和讨论。
针对1980年后出生的2 385个样本, 区分是否曾经留守及各阶段是否留守进行分类描述统计, 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数据可见, 有留守经历者与父母同住的发生比是无留守经历者的2.1— 2.6倍, 差距显著。为排除留守经历以外因素的干扰, 我们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分析所用的控制变量除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教育年限、工种这些常规人口学特征变量外, 还加入了收支比、住宿地、是否有子女同住、区域、是否跨省流动这5个变量, 因为收支比影响了个人的经济能力, 住宿地可对能否与父母同住形成刚性条件约束(如有子女同住则可能因为需要父母帮忙照顾孩子而同住), 是否跨省流动是地理距离因素, 而不同区域的企业特征和生活环境也可能影响个人是否与父母同住的决定。解释变量为留守经历, 为区分不同时间段留守的影响, 本文建立了四个模型, 以分别考察学前留守、小学留守、初中留守、曾经留守的影响方向及影响程度。各模型的统计结果见表2。
从表2可见, 在所有四个模型里, 影响显著的变量是一致的, 只是影响程度稍有差异。从控制变量来看, 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收支比、住宿地、有否子女同住是影响外来工是否与父母同住的显著因素, 而教育年限、工种、区域、是否跨省流动等变量的影响不显著。从解释变量留守经历来看, 是否有过留守经历对于是否与父母同住的影响十分显著, 假设1“ 有过童年期留守经历者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可能性更高” 获得了有力的支持。具体而言, 凡有过任何阶段的留守经历者, 其与父母同住的发生比是无任何留守经历者的2.63倍; 有学前留守经历者为无经历者的2.09倍; 有小学留守经历者为无经历者的2.85倍; 有初中留守经历者为无经历者的2.49倍。从留守阶段的影响程度来看, 从高到低依次为小学留守、初中留守、学前留守。
2 385个80后样本中, 有602个育有子女, 其中82.2%只有一个孩子, 16.3%有两个孩子, 有三个及以上孩子的仅占1.5%。因此, 仅以第一个孩子是否留在老家作为测量指标是合适的, 这一方面是因为多孩者占比很小, 另一方面是因为代际补偿效应往往只表现在第一个孩子身上。我们同样区分是否曾经留守及各阶段是否留守进行分类描述统计, 统计结果见表3:
从表3数据来看, 除学前阶段是否留守者之间有7.4%的差距外, 其余各组数据间的差距均比较小。为排除留守经历以外的因素干扰, 我们同样进行二元logistic分析加以验证。分析所用的控制变量除年龄、性别、教育年限、工种这4个常规人口学特征变量外(602个育有子女的80后样本中, 除1人离异、1人未婚外都是在婚状态, 因此无须再控制婚姻状况这一变量。), 还加入了老家性质(农村还是城镇)、区域、是否跨省流动、配偶是否在家乡、孩子数目、收支比这6个变量, 前三个变量是区位和地理性的家庭外影响因素, 后三个变量则是影响决策的家庭内部因素。此外, 模型还控制了与孩子自身有关的孩子年龄、孩子年龄平方、孩子性别、孩子出生地这4个变量。解释变量依然为留守经历, 四个模型的统计结果见表4。
从表4可见, 在所有四个模型里, 影响显著的变量是基本一致的, 只是影响程度稍有差异。控制变量中的年龄、性别、工种、区域、配偶所在地、孩子年龄、孩子年龄平方、孩子出生地是影响第一个孩子是否留在老家的显著因素, 而老家性质、教育年限、是否跨省流动、收支比、孩子数目、孩子性别等变量的影响不显著。从解释变量留守经历来看, 是否有过留守经历对于是否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留在老家并没有显著影响。无论是学前留守经历、小学留守经历, 还是初中留守经历, 其影响都没有达到统计显著性标准。这表明, 假设2“ 有过童年期留守经历者会更少将第一个子女留在老家” 没有得到证实。
针对80后出生的602个育有子女的样本, 区分是否曾经留守及各阶段是否留守进行分类描述统计, 统计结果见表5:
从表5数据可见, 有过各类留守经历者与子女同住的发生比明显低于无留守经历者。为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依旧建立二元logit回归模型加以厘清。分析所用的控制变量与上文关于是否与父母同住的分析模型的变量基本相同, 只是移除了不再需要的婚姻状况及不再适用的与子女同住这两个变量。解释变量依旧为留守经历。各模型的统计结果见表6。从表6可见, 在所有四个模型里, 影响显著的变量是基本一致的。从控制变量来看, 工种、区域、住宿地是影响外来工是否与子女同住的显著因素, 有初中留守经历者稍有差异, 区域因素不显著, 教育年限的影响却相对显著, 而年龄、性别、是否跨省流动、收支比等变量的影响不显著。从解释变量留守经历来看, 是否有过留守经历对是否与子女同住并没有显著影响。无论是学前留守经历、小学留守经历, 还是初中留守经历, 其影响都没有达到统计显著性标准。这一结果表明, “ 有过童年期留守经历者与子女住在一起的可能性更低” 的假设3也未能获得支持。
上文使用回归模型初步检验了关于童年期留守经历的情感补偿与代际效应的3个假设, 只有假设1获得了初步证实, 另外两个假设被推翻。但正如McLanahan等指出的那样, 使用横截面数据所做的分析存在着没有考虑到可能被遗漏的变量偏误以及反向因果关系的风险[73]。为此, 人们常运用一些新的方法来进行稳健性检验, 如进行变量替换、更改回归模型的计量方法、调整分类标准等[74]。上文的分析中已经采用多标准分类法(即按照时间段进行留守经历类型的四种划分, 参见前文“ 变量设置” 部分的说明。)分别建构了模型, 对留守经历与相应因变量的相关性进行了初步的稳健性检验。下文将采用其他方法从不同侧面进一步检验。囿于问卷所能提供的变量数量及数据类型, 下面采用自助法(Bootstrap Method)对假设1的检验模型进行抽样估计准确性的检验, 对于大体上形成相互参证关系的假设2与假设3, 则引入一个新的因变量“ 情感上是否不舍得将孩子留在农村” , 同样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 通过模型间数据的比较来进行稳健性检验。
首先, 对于“ 有过童年期留守经历者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可能性更高” 的假设, 由于缺乏可以形成参证或反证的变量, 故仅在相应的Logit回归模型中加入Bootstrap自助抽样, 通过方差的估计来构造模型系数的置信区间。设定的自抽样次数为1 000次, 置信区间度为95%, 抽样方式为简单放回抽样。四个模型的部分结果见表7(为节约篇幅, 仅列出留守经历变量的相关参数, 模型的完整结果可联系作者索取, 下同。):
从表7的统计结果来看, 无论是β 值、标准误还是显著性等指标, 与此前的回归结果仅有细微的差别, 从而排除了采样分布偏差的影响。这说明模型的回归系数估计具有一定的可信度, 童年期留守经历的情感补偿效应得到进一步验证。
其次, 借鉴变量替换的验证方法, 采用参证变量对假设2与假设3进行检验。问卷设置了一个多选题, 问询把孩子带到务工地上学的原因, 选项之一是“ 情感上不舍得将孩子留在农村或家乡” , 共有125名80后外来工回答了这一问题。该题直接问及对方与孩子的亲子情感, 因而比较符合参证变量的要求。采用假设3检验模型的自变量组合, 同样按不同时间段的留守经历建构四个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 统计结果见表8。
从统计结果来看, 各模型中的留守经历变量对因变量都没有显著影响, 表明人们并没有因为童年期的留守经历而在情感上更重视或更轻视亲子团聚, 从另一个侧面验证了留守经历并不一定会产生代际补偿效应或代际传递效应。
上述统计分析证实了第一个研究假设, 但另外两个假设都未能获得支持, 这表明童年期的留守经历确实会引发一种补偿效应, 但不一定会产生代际补偿效应, 而留守的代际传递效应也没有得到证实。
对于有过童年期留守经历者更多地与父母住在一起的分析结论, 一方面, 我们可以运用前文提及的完形心理学理论做出解释。据此理论, 有过留守经历的成年人因童年期被动接受的亲子隔离, 未能享受到应有的亲情关怀, 从而形成了他们不完整的心理图形, 亲子团聚因而成为他们“ 未实现的愿望” 。另一方面, 我们还可借鉴生物学界的补偿效应或补偿现象进行进一步的理解和诠释。补偿现象在生物界中普遍存在, 一般由胁迫和伤害所引起, 是生物对不良环境的一种适应[75]。作物栽培领域的研究发现, 作物在一定时期受旱后再供水, 作物的生长速率超过正常供水或缺水状态下的生长速率[76, 77]。由此可以做出类比, 即童年期的亲情缺失如同作物遭遇了干旱一样, 在没有就学等方面的羁绊或成年进入职场后选择与父母住在一起的行为, 就如同作物在干旱结束后的补偿性生长。正是童年期的亲子互动和亲情关怀的亏缺, 使他们在有条件的成年期更倾向于与父母团聚, 以实现“ 未实现的愿望” , 弥补童年时代的心理缺憾。
人的完形趋向或补偿心理会对个体行为产生深远影响, 人们可能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成年后更多地与父母生活在一起, 以弥补童年期未实现的亲子团聚愿望。然而, 毕竟亲情互动对不同年龄段的人的价值和作用有别, 成年后的亲子团聚终究弥补不了童年期亲子隔离的缺憾, 因而这种“ 未实现的愿望” 的补偿是不完整的。依照一般的理论分析, 在自身补偿不完全的情况下, 他们就可能通过保障甚至加强与自己子女的亲情互动进行代际补偿, 如更少将子女留守老家, 更多地带着子女一起生活等, 从而形成完整的心理图形。
不过, 本文的分析结论并没有支持这一观点, 这可能有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童年期留守经历确实没有这方面的类似效应, 二是这种外在的不显著不等同于内在的不显著, 也可能是由其他因素遮蔽所导致, 或是被作用方向相反的若干因素所抵消。
正如上文所述, 假设2与假设3虽然不是严格的相对关系, 但大体上可以相互参证。因此, 这两个假设同时被否定, 就很有可能是代际补偿效应和代际传递效应抵消的缘故, 即有过童年期留守经历者一方面倾向于通过与子女的更多亲情互动来弥补童年期与父母亲子隔离带来的缺憾, 另一方面又可能在内心已不自觉地把将子女留在老家的安排视为无可厚非甚至是最为合适的一种选择, 从而出现两种效应均不显著的假象。
社会现象纷繁芜杂, 要厘清各种关系并不简单。事实上, 将子女留守老家还是带在身边一起流动的决策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而既有的调查数据尚没有相关变量可以控制这些因素的影响, 因此, 本文的分析结果并不能确切地表明有过留守经历者也会更多地倾向于将未成年子女留在老家。笔者所做的部分访谈表明, 有过留守经历者往往因为自己经历的不太情愿和略有创伤性的童年期留守生活而表达了尽量不将子女留在老家的想法, 但在反复权衡利弊之后, 又不得不将子女留在老家跟随祖辈或其他亲友生活。这表明, 有过留守经历者的内心意愿与最后采取的实际行动之间并不一定具有必然关系, 它受到了工作岗位的性质、收入水平、居住条件、地方教育政策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但我们也不能据此否定这种留守决策的代际传递效应, 因为个人口头所说不一定反映了内心的真实驱动力。也可能外在表达或意向上不希望自己的子女重复被留守的不快经历, 但其内心的判断和选择机制却驱使他们做出了让子女陷入留守再循环的决策。这种内在的心理机制很难通过受访者的口头表达得到反映, 后续还需要通过合适的工具变量来进行深入的探究。
(本文基于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刘林平教授主持完成的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 农民工权益保护理论与实践研究(09JZD0032)” 的问卷调查数据完成, 获得了刘林平教授的数据使用授权, 特此说明并致谢!)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2] |
|
[23] |
|
[24] |
|
[25] |
|
[26] |
|
[27] |
|
[28] |
|
[29] |
|
[30] |
|
[31] |
|
[32] |
|
[33] |
|
[34] |
|
[35] |
|
[36] |
|
[37] |
|
[38] |
|
[39] |
|
[40] |
|
[41] |
|
[42] |
|
[43] |
|
[44] |
|
[45] |
|
[46] |
|
[47] |
|
[48] |
|
[49] |
|
[50] |
|
[51] |
|
[52] |
|
[53] |
|
[54] |
|
[55] |
|
[56] |
|
[57] |
|
[58] |
|
[59] |
|
[60] |
|
[61] |
|
[62] |
|
[63] |
|
[64] |
|
[65] |
|
[66] |
|
[67] |
|
[68] |
|
[69] |
|
[70] |
|
[71] |
|
[72] |
|
[73] |
|
[74] |
|
[75] |
|
[76] |
|
[7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