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为与老有所乐: 公益参与的社会补偿效应
苗青, 张玉
1.浙江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58
2.浙江大学 劳动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 浙江 杭州 310058

[作者简介] 1.苗青(http://orcid.org/0000-0002-9738-0374),男,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劳动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公益慈善与社会创业研究; 2.张玉(http://orcid.org/0000-0001-7664-3334),男,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江大学劳动保障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社会保障与老年福利研究。

摘要

在老龄化时代,改善传统老年观念,实现老有所为与老有所乐,对老年人自身以及整个社会的福利水平都有重要意义。从公益参与的视角入手,可以为这一命题寻求思路。基于“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采用干预效应模型研究公益参与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结果表明,公益参与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健康状况差、收入状况差和受教育程度低的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更有可能获得增量促进。公益参与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社会补偿效应,弱势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受益更多。社会应克服老年人公益参与过程中的障碍,建议老年人尤其是相对弱势的老年人通过公益行动(老有所为)来提升心理健康水平(老有所乐)。

关键词: 老年人; 公益参与; 心理健康; 社会补偿效应
Usefulness of Older Adults and Happiness of Older Adults: The Social Compensation Effect of Participation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Miao Qing, Zhang Yu
1.School of Public Affair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2.Center for Labor Economics and Public Policy Studi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58, China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e in the proportion of older adults in our country, th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of older adults have aroused the attention from academia and the whole society. Maintaining a high level of mental healt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overall welfare levels and living conditions of older adults. The scholars abroad have begun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al participation, especially participation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and mental health of older adults. However, in China participation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of older adults have not yet formed a broad and effective pattern. In this context, we attempt to study the impact of participation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of older adults on mental health, and hope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the research on alleviating the pressure of aging population and achieving the happiness of older adults.

By reviewing the related literature about participation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and mental health of older adults, we forwarded the theoretical model in which participation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could affect mental health, and hypothesized that participation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can highly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older adults and provide ″social compensation effect″ for vulnerable people. If vulnerable older adults participate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they can get more benefit. On this basis, by using the data from 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 (CGSS) in 2005, we made an empirical analysis. First, we found that education, income, health and being a communist had a positive effect on participating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among older adults. Older adults with higher socioeconomic status were more likely to participate. Then we used the treatment-effect model which could control and eliminate sample selection bias to find how participation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influences mental health. We found participation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can highly improve the mental health of older adults. Older adults who participated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reported higher level of mental health. Finally, we chose health, income and education to measure the vulnerability of older adults, and used a treatment-effect model with interaction term to prove ″social compensation effect.″ The findings show that when older adults with poorer health, lower education and lower income participated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their level of mental health could get more improvement. In other words, vulnerable older adults could get more benefit from participating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which strongly prove ″social compensation effect.″

We combined participation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and mental health, which provided a useful supplement for the current research field of older adults. And we creatively found that participation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could provide ″social compensation effect″ for vulnerable people. Although there are challenges to recruiting vulnerable older adults to participate, their psychological problems should gain more attention from the whole society. Ignoring them would produce the Matthew effect. Thus, we suggest the whole society may encourage older adults, especially vulnerable older adults, to participate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Keyword: older adults; participation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mental health; social compensation effect

【编者按】 从某种意义上说, 人口老龄化也是人口结构问题, 即某一国家或某一地区的老年人口在其总人口中的比重达到某种标准并逐渐增加的现象。缓解人口老龄化是应对这一问题的一项重要措施, 一般来说, 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生育水平, 二是更好地发挥老年人在经济社会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因此, 提高生育率和老年人力资源开发利用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

基于此, 本期“ 中国人口与老龄化问题研究” 栏目选择了两篇文章:苗青、张玉的《老有所为与老有所乐:公益参与的社会补偿效应》, 以及王颖、孙梦珍的《鼓励生育的政策及其效果:国际经验、回顾和展望》。前者是关于“ 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的研究。从社会的角度看, 老年人参与各类社会活动可以增强社会活力, 减轻社会负担, 并增进全社会的福利; 而从老年人自身来看, 参与适宜的社会活动可以提高其生活质量, 这就是积极老龄化。然而, 关于老年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动因、机理、方式、效应、环境和机制设计, 还有待深入研究。后者是关于生育激励政策效应的研究。随着社会变迁, 人们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能力也发生了变化, 尤其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的特殊生育政策, 导致生育率持续下降。近年来, 国家调整并出台了若干旨在提高生育率的政策。但如何设计更加有效的政策, 以及政策的激励原理、机制设计和效应评估等研究都有待加强。我们期待有更多学者参与到这一研究中, 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据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截至2016年底, 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3 086万人, 占总人口的16.7%, 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6.4个百分点, 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5 003万人, 占总人口的10.8%, 比2000年人口普查上升3.84个百分点①(参见民政部《2016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 http://www.gov.cn/xinwen/2017-08/03/content_5215805.htm, 2017年8月3日。)。随着老龄人口比例的提高, 有关老年人的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关注, 其中, 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逐渐成为研究重点。研究发现, 1998— 2008年间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提高了21%[1]。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项目(CHARLS)显示, 33.1%的受访老人有较高程度的抑郁症状②(参见孙文文《北大国发院发布养老研究报告:老人抽烟的少了, 喝酒的多了》, 2016年10月20日, http://www.takefoto.cn/viewnews-953389.html, 2017年8月3日。)。

如何才能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国外研究开始关注社会参与, 尤其是公益参与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 公益参与有利于扩大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网络, 实现老年人的价值, 促进其心理健康。美国劳工统计局调查数据显示, 2015年美国55— 64岁的人群中志愿者占比25.1%, 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中志愿者占比23.5%, 虽然老年人口中的志愿者比例低于35— 44岁年龄段(28.9%)和45— 54岁年龄段(28.0%), 但老年人年均志愿服务时间更长③(参见U.S.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 ″Volunteer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News Release, ″ 2016-02-25, https://www.bls.gov/news.release/volun.htm, 2017-05-03。)。在我国, 鼓励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也日益受到重视, 2016年《“ 十三五” 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提出了“ 鼓励老年人参加志愿服务, 到2020年老年志愿者注册人数达到老年人口总数的12%” 的目标。但由于社会及老年人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我国老年人还未形成广泛而有效的公益活动参与格局, 国内学界亦鲜有公益参与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成果。

本研究采用全国性调查数据, 基于“ 公益参与能否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 和“ 公益参与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是否存在群体差异” 这两个问题, 试图突破公益参与和心理健康关系的现有研究局限, 为提高老年人的福祉提供新的思路。

二、 文献综述
(一) 国外研究

研究显示, 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能够降低抑郁程度, 获得更高的生活满意度, 有利于增强个人的幸福感。Musick和Wilson的研究使用了美国纵向调查数据, 结果显示, 相比于65岁以下的人群, 65岁以上的人群参与公益活动更能显著降低抑郁感; 此外, 持续参与公益活动比不参与或短期参与更能有效降低抑郁感[2]。Morrow-Howell等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 同时发现老年人参与公益组织的数量和类型对抑郁感的影响并不显著[3]。McMunn等人使用英国纵向调查数据, 同样证实了参与公益活动有利于降低老年人的抑郁感、提高其生活满意度[4]。Pilkington等的研究发现, 参与公益活动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和正向情感具有积极作用, 对负向情感具有消极作用。总体上看, 大多数文献都支持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对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5]

但这种促进作用可能在不同的老年群体间存在差异。如Okun等的研究发现, 随着老年人慢性病数量的增加, 参与公益活动对其幸福感的促进作用更强[6]; Dulin等人指出, 老年人经济水平越低, 参与公益活动对其幸福感的促进作用就越强。但总体来看, 对这一方面还缺乏系统的研究[7]

(二) 国内研究

国内近年来才有少量研究采用实证方法分析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对其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影响。吴金晶等研究了老年人参与志愿活动对其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结果表明, 参与志愿活动的老年人主观幸福感水平更高[8]。曹杨等的研究发现, 参与公益活动能够显著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 男性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的生活满意度更高[9]。成红磊的研究发现, 参与公益活动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正向自评的发生比为58.1%[10]

目前, 国内该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 调查范围普遍较小, 且选题只考察公益参与和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或主观幸福感的相关性, 没有深入探究这种影响在不同老年群体间的差异。

三、 理论假设和分析方法
(一) 理论假设

老年人积极参与公益活动, 以志愿者这一社会角色来弥补职业角色丧失所带来的失落和不适, 对保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通过多种机制得到发挥。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能够获得更多的社会支持[11], 包括结交好友、身处困境时从社交圈中获取支持, 进而提高自身的健康水平。参与公益活动还能获得自我满足, 展现自我价值[12]。由于公益活动种类丰富、涉及面广, 老年人有很大的弹性去尝试以往未曾尝试的工作, 从而扩展眼界、增加积极的自我评价。此外, 参与公益活动还可以提升老年人的成就感[13], 通过服务他人, 感受到对社会的贡献, 重拾生活的意义。由此推测, 参与公益活动会对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因此, 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1:公益参与对老年人心理健康具有促进作用。与未参与公益活动的老年人相比, 参与公益活动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更高。

尽管公益参与可以弥补老年人已经丧失的社会角色, 并且通过增加社会支持、实现老年人自我价值等途径促进其心理健康, 但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在不同的老年群体间存在差异。我们推断, 相对弱势的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 其心理健康水平能够得到更有效的提高, 即社会补偿效应。这是因为相对弱势的老年人往往具有较少的社会资源, 社会认可度较低, 社会支持网络不足; 但在参与公益活动后, 他们可以获得之前少有的社会认可, 也可以从中得到自己急需的社会支持网络, 逐渐形成较高的自我价值感。因此, 相比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老年人, 他们实际上从参与公益活动中获取的综合效用更大。参与公益活动对他们而言不仅仅是奉献, 也是他们自身资源和信心增加的过程, 进而促进他们的心理健康。因此, 本文提出假设2:

假设2:公益参与对相对弱势的老年人具有社会补偿作用。相对弱势的老年群体参与公益活动, 其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程度更为显著。

为了衡量老年人是否弱势, 本文选择健康、收入和教育三个指标, 具体的研究假设如下:

假设2.1:与健康状况好的老年人相比, 健康状况差的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 其心理健康水平能够得到更为显著的提高。

假设2.2:与收入高的老年人相比, 收入低的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 其心理健康水平能够得到更为显著的提高。

假设2.3:与受教育程度高的老年人相比, 受教育程度低的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 其心理健康水平能够得到更为显著的提高。

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理论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老年人公益参与对心理健康影响的理论模型

(二) 分析方法

老年人是否参与公益活动是一种自我选择行为, 是对个体经济状况、身体状况以及其他诸多因素的一种适应性反应。换言之, 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与否并非随机行为, 可能遵循了某些选择机制, 例如在现实生活中经济条件较好、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可能更倾向于参与公益活动, 因此, 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这个变量应当是内生的。如果采用简单回归分析的普通最小二乘法(OLS)进行估计, 那么估计系数将是有偏且非一致的, 此时采用干预效应模型(Treatment-effect Model)是一种恰当的选择。郭申阳、弗雷泽指出干预效应模型在项目评估中有诸多应用, 当评估人员使用的数据来自一个非随机化实验并因此要面对不可忽略的干预分配或选择偏差时, 该模型尤为有用[14]。在参考已有文献的基础上, 本研究采用能够控制和消除样本选择偏差的干预效应模型来分析老年人公益参与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具体而言, 干预效应模型可表达为如下两个方程:

回归方程:yi=Xiβ +Viδ +ε i (1)

选择方程: Vi* =Ziλ +μ i, 如果 Vi* > 0, 则Vi=1, 否则Vi=0 (2)

P(Vi=1|Z)(Ziλ ), P(Vi=0|Z)=1(Ziλ )

这里ε iμ i服从二元正态分布, 且均值为0, 方差-协方差矩阵为 σερρ1。考虑到样本选择问题, 评估的任务就是在控制由不可忽略的干预分配所引起的选择偏差的条件下, 使用观察到的变量去估计回归系数δ

其中, 在回归方程中, y表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X表示影响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一系列解释变量, 如人口特征、健康、收入等; β 为参数向量; V表示老年人是否参与公益活动, Vi=1表示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 Vi=0表示老年人未参与公益活动; δ 为待估参数; ε 表示误差项。在选择方程中, V表示老年人是否参与公益活动, Z表示影响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的一系列解释变量, λ 为参数向量, μ 表示误差项。

为了探究公益参与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在不同老年群体间的差异, 考察公益参与对相对弱势的老年群体是否存在社会补偿作用, 本研究采用带有交互项的干预效应模型进行检验。老年人是否弱势主要通过健康、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三个个体异质性指标进行衡量。我们在回归方程(1)中增加个体异质性和是否参与公益活动的交互项, 此时回归方程变为(3)的形式, 选择方程保持不变。在方程(3)中, Vi× healthi为个体自评健康变量与是否参与公益活动变量的交互, 通过捕捉其前面的系数γ 来分析个体不同的健康状况是否对老年人公益参与和心理健康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同时, 为了分析不同收入状况和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本文也将方程(3)中的健康变量替换成收入状况和受教育程度变量。通过使用带有交互项的干预效应模型, 我们可以对假设2、假设2.1、假设2.2和假设2.3进行验证。

回归方程:yi=Xiβ +φ healthi+δ Vi+γ Vi× healthii (3)

选择方程: Vi* =Ziλ +μ i, 如果 Vi* > 0, 则Vi=1, 否则Vi=0 (4)

P(Vi=1|Z)(Ziλ ), P(Vi=0|Z)=1(Ziλ )

四、 数据来源与变量定义
(一) 数据来源

本研究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5年度数据中的老年人(年龄在60岁及以上)部分。200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利用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1%抽样调查的抽样框, 采用分层的四阶段不等概率抽样方法(PPS), 有效样本共10 372个。该数据是迄今为止唯一对参与公益活动和心理健康均有详尽调查的数据库, 对实现本研究的目的而言非常理想。在筛选出老年群体, 删除不合理值和缺失值之后, 进入分析过程的样本数为1 765。

(二) 变量定义与描述

本文研究的是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 因此, 被解释变量为老年人心理健康。通过详细阅读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5年的问卷, 对于心理健康, 通过询问“ 在上个月内, 您是否因为一些情绪问题(例如焦虑、抑郁或易怒的感受)而感到困扰” 进行测量, 选项采用李克特五级评分, 分数越高表明心理困扰越多, 心理健康水平越差。

本文的核心解释变量为是否参与公益活动, 问卷询问“ 在业余时间里, 您有没有参加由您工作单位以外的社团组织安排/进行的公益/义务活动(如扶贫、社会救济、赈灾、扫盲、环保等)” , 并提供了“ 一周几次” 、“ 一周一次” 、“ 一月一次” 、“ 一年几次” 和“ 从不” 五个选项。由于我国公益活动参与尚未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 一周几次” 和“ 一周一次” 的样本较少, 本文将变量重新归为参与(一周几次、一周一次、一月一次和一年几次)和不参与两类。

另外, 国内外相关研究表明, 人口学特征、社会经济特征、健康状况以及社会支持等诸多因素均会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因此, 本文将年龄、性别、婚姻状态、城乡地区、受教育程度、收入、健康、社会支持等变量作为控制变量, 变量的具体定义和说明参见表1

表1 变量的定义和说明

表2对样本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描述, 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老年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方面的信息。研究样本中, 老年人的平均年龄为67.88岁, 同时有14.79%的老年人在75岁及以上; 男性比例略高于女性, 占全部样本的53.71%; 80.91%的老年人目前为已婚状态, 其余19.09%的老年人或是从未结婚, 或是已经离婚、丧偶; 64.76%的老年人生活在城镇; 受教育程度以从未上过学和小学为主, 占63.41%, 大专及以上的老年人占7.42%; 21.30%的老年人是中国共产党党员; 老年人的平均年收入为7 470.63元, 57.91%的老年人认为自己的社会经济地位处于社会下层, 只有7.76%认为自己处于社会上层; 37.85%的老年人认为自己身体健康; 东部地区老年人占46.29%, 中部地区老年人占29.12%, 西部地区老年人占24.59%。

表2 变量基本描述(n=1 765)

样本心理健康的平均得分为2.378分, 介于很少感到困扰和有些困扰的中间。进一步分析发现, 选择“ 有些感到困扰” 、“ 很感到困扰” 和“ 非常感到困扰” 的老年人占全部样本的42.72%, 这表明有相当一部分老年人有一些情绪问题(例如焦虑、抑郁), 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的现状主要从CGSS 2005数据中进行描述分析得出。一年内参与过公益活动的老年人数量总体偏低, 仅占全部样本的21.30%, 这表明在我国还没有形成广泛而有效的公益活动参与格局。

五、 公益参与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
(一) 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对于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 本文借鉴了国内外的相关文献。Wilson和Musick采用社会学视角构建了公益行为模型, 运用人口学变量以及不同方面的资本变量对公益行为进行预测[15]。资本变量主要包括人力资本(受教育水平、收入和健康状况)、社会资本(子女的数量和社交模式)以及文化资本(宗教和帮助的价值)。本文的影响因素分析借鉴该模型, 同时考虑到我国老年人社会参与表现出极强的“ 官方依赖” 情结, 对政府、街道和社区组织开展的活动, 老年人参与的积极性更高[16], 本文增加了组织因素(党员身份和对居/村委会关注程度)。最终选取了人口特征、人力资本、文化资本、社会资本和组织因素五个方面。表3是Probit回归分析的结果。

表3 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影响因素的Probit回归分析

通过表3可以发现, 年龄对是否参与公益活动有显著影响, 高龄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的可能性降低; 居住在城市地区的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的可能性高于居住在农村地区的老年人;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老年人越有可能参与公益活动; 健康状况越好和收入越高的老年人越有可能参与公益活动; 身为党员的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的可能性高于非党员人群, 同时, 老年人对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的关注程度越高, 参与公益活动的可能性也越大。

(二) 公益参与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根据上述分析, 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与否是内生的, 受到年龄、地区、受教育程度、健康和收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此时, 采用简单回归分析的普通最小二乘法(OLS)估计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就会导致系数有偏且非一致, 因此, 我们采用干预效应模型克服这种潜在的内生性问题。依据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我们选择年龄、城乡地区、受教育程度、个人年收入、生理健康、党员身份和对居委会或村委会的关注程度等变量进入选择方程。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包括人口学特征、自评健康、收入状况、家庭因素和社区因素等。表4为使用干预效应模型估计的回归方程结果。

表4 干预效应模型的回归结果

在模型设定方面, 干预效应模型输出了四个可供参考的统计值:rho、sigma、lambda和对ρ =0的似然比检验。其中, rho是选择方程和回归方程误差项之间的相关系数, sigma是回归方程误差项的方差, 两者分别是方差-协方差矩阵中的ρ σ ε 。lambda统计量是逆米尔斯比值或非选择风险。因为干预效应模型假定选择方程和回归方程的两个误差项之间的相关为非零, 如果违背该假定会导致估计偏差, 所以对H0:ρ =0进行检验是有用的, 如果ρ 显著不等于0, 则表明采用干预效应模式是合适的[14]。由表4可知ρ =0的似然比检验卡方值为85.56(p< 0.001), 因此可以在0.1%的显著水平上拒绝原假设, 采用干预效应模型在本研究中是合适的。

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显著, 即参与公益活动有助于减少老年人的心理困扰, 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 假设1得到了验证。虽然在研究中, 由于数据的限制我们没有办法量化参与公益活动的时间, 但通过目前的研究结果, 我们可以确认, 适当地参与公益活动对老年人利大于弊。因此, 社会和政府应当转变思想, 摒弃将老年人看作社会负担的错误观念, 鼓励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 通过“ 老有所为” 实现“ 老有所乐” , 这将有益于全社会在日益加速的老龄化趋势下获得长寿红利。

(三) 是否弱势对公益参与和老年人心理健康关系的影响

以下将以自评健康、个人年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三个指标衡量老年人是否相对弱势, 研究老年人弱势与否是否会造成公益参与对心理健康的不同影响, 从而验证社会补偿假设是否存在。本节使用的估计模型来源于方程(3)和(4), 通过捕捉个体异质性与是否参与公益活动的交互项前面的系数γ , 来考察老年人是否弱势对公益参与和心理健康关系的影响。Brown和Mergoupis提供了含有交互项的干预效应模型的回归步骤, 以下回归基于他们的程序进行[17]表5汇报了回归结果。

表5 弱势属性对公益参与和老年人心理健康关系的影响

模型1为增加自评健康与公益参与的交互项后, 以心理健康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 交互项在0.1%的显著水平上统计显著, 且系数(0.441)为正。这表明, 与自评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比, 自评健康状况较好的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后心理困扰降低得更少, 也就是说自评健康状况较差的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更能有效促进心理健康。因此, 假设2.1得到验证。

模型2为增加个人年收入变量和公益参与的交互项后, 以心理健康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可以看到, 交互项在10%的显著水平上统计显著, 且系数(0.110)为正。这表明, 与收入水平较低的老年人比, 收入水平较高的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后心理困扰降低得更少, 也就是说收入水平较低的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更能有效促进心理健康。因此, 假设2.2得到验证。这与国外的研究发现是一致的, 证明在我国也存在社会经济地位弱势的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受益更多的现象。

为了考察不同受教育程度的影响, 我们将受教育程度变量重新处理为二值变量, 从未上过学和小学文化水平编码为0, 初中及以上的文化水平编码为1, 其中受教育程度在初中及以上的老年人占全部样本的36.60%。模型3为增加受教育程度变量和公益参与的交互项后, 以心理健康为被解释变量的回归结果。交互项在10%的显著水平上统计显著, 且系数(0.200)为正。这表示, 与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年人相比, 受教育程度较高的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后心理困扰降低得更少, 也就是说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后更能有效促进心理健康, 假设2.3得到验证。

根据上述回归结果, 健康状况较差、收入水平较低和受教育程度较低的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 其心理健康水平能够得到更明显的提高, 这三类人群在参与公益活动中受益更多。这有力地验证了社会补偿假设。不可否认, 吸纳弱势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存在一定的挑战[18], 但对整个社会而言, 弱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应值得注意, 忽视这一人群会产生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马太效应。

六、 建 议

公益参与能够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这种促进作用对相对弱势的老年人更为明显。对此, 本文提出两方面建议:

第一, 改变陈旧的养老观念, 营造公益参与氛围。长期形成的养老即人生谢幕的理解是片面的, 这种错误定位阻碍了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和服务他人的积极性。因此, 社会需要提高对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的认同:在老有所养的前提下, 倡导老有所为, 对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给予政策、经济等方面的支持; 社会媒体应重视老年人参与公益活动的宣传, 营造浓厚的支持氛围。当然, 老年人个人也需要增强社会参与的信心与动力, 以公益行动展示老年人的健康形象和自我价值。

第二, 增强差别引导, 吸纳弱势人群开展公益实践。我国目前也在鼓励扩大老年人社会参与、发展老年志愿服务, 但重点在老专家、老知识分子等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老年人。而本文的研究表明, 相对弱势的老年人群(如健康状况差、收入水平低和受教育程度低的老年人)才是公益活动的最大受益者, 因此, 社会各界应格外关注相对弱势的老年人的公益参与。公益组织在设计公益活动项目时, 要考量弱势群体参加的可能性, 设计一些可以吸纳弱势群体参与的公益活动项目。社区对弱势群体和被边缘化的群体应重点关注, 引导其参与公益活动, 并大力宣传其中的典型。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李晓敏韩布新: 《 城市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随年代的变化趋势》,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年第16期, 第3496-3499页.
[Li Xiaomin & Han Buxin, ″ Changes of Urban Elderly People's Depression Symptoms with Time, ″Chinese Journal of Gerontology, No. 16(2012), pp. 3496-3499. ] [本文引用:1]
[2] M. A. Musick & J. Wilson, ″ Volunteering and Depression: The Role of Psychological and Social Resources in Different Age Groups, ″ Social Science & Medicine, Vol. 56, No. 2(2003), pp. 259-269. [本文引用:1]
[3] N. Morrow-Howell, J. Hinterlong & P. A. Rozario et al. ,″ Effects of Volunteering on the Well-being of Older Adults, ″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58, No. 3(2003), pp. S137-S145. [本文引用:1]
[4] A. McMunn, J. Nazroo & M. Wahrendorf et al. ,″ Participation in Socially-productive Activities, Reciprocity and Wellbeing in Later Life: Baseline Results in England , ″ Ageing and Society, Vol. 29, No. 5(2009), pp. 765-782. [本文引用:1]
[5] P. D. Pilkington, T. D. Windsor & D. A. Crisp, ″ Volunteering and Subjective Well-being in Midlife and Older Adults: The Role of Supportive Social Networks, ″ The Journals of Gerontology Series B: Psychological Sciences and Social Sciences, Vol. 67, No. 2(2012), pp. 249-260. [本文引用:1]
[6] M. A. Okun, R. Rios & A. V. Crawford et al. ,″ Does the Relation between Volunteering and Well-being Vary with Health and Age?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Vol. 72, No. 3(2011), pp. 265-287. [本文引用:1]
[7] P. L. Dulin, J. Gavala & C. Stephens et al. ,″ Volunteering Predicts Happiness among Older Māori and Non-Māori in the New Zealand Health, Work, and Retirement Longitudinal Study, ″ Aging & Mental Health, Vol. 16, No. 5(2012), pp. 617-624. [本文引用:1]
[8] 吴金晶梁博姣张旭: 《 城市老人从事志愿者活动对自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基于北京市朝阳区的调查》, 《南方人口》2012年第5期, 第24-31页.
[Wu Jinjing, Liang Bojiao & Zhang Yu, ″ The Effect of the Old People's Participation in Volunteer Activities on Their Subjective Well-being: A Survey in Chaoyang District of Beijing, ″South China Population, No. 5(2012), pp. 24-31. ] [本文引用:1]
[9] 曹杨王记文: 《 公益活动参与对退休老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基于北京市西城区的调研》, 《人口与发展》2015年第4期, 第103-112页.
[Cao Yang & Wang Jiwen, ″ Influence of Participating in Commonweal Activities on the Retirees' Life Satisfaction: Evidence from Xicheng District in Beijing,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No. 4(2015), pp. 103-112. ] [本文引用:1]
[10] 成红磊: 《 社会参与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 《老龄科学研究》2016年第5期, 第20-28页.
[Cheng Honglei, ″ Social Participation Impacts on the Life Satisfaction of the Elderly, ″Scientific Research on Aging, No. 5(2016), pp. 20-28. ] [本文引用:1]
[11] K. S. Rook & D. H. Sorkin, ″ Fostering Social Ties through a Volunteer Role: Implications for Older-adults' Psychological Health, ″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Aging and Human Development, Vol. 57, No. 4(2003), pp. 313-337. [本文引用:1]
[12] H. W. Shen, J. G. Pickard & S. D. Johnson, ″ Self-esteem Mediat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olunteering and Depression for African American Caregivers, ″ Journal of Gerontological Social Work, Vol. 56, No. 5(2013), pp. 438-451. [本文引用:1]
[13] L. K. Chen, ″ Benefits and Dynamics of Learning Gained through Volunteering: A Qualitative Exploration Guided by Seniors' Self-defined Successful Aging, ″ Educational Gerontology, Vol. 42, No. 3(2016), pp. 220-230. [本文引用:1]
[14] [美]郭申阳马克·W. 弗雷泽: 《倾向值分析: 统计方法与应用》, 郭志刚、巫锡炜译, 重庆: 重庆大学出版社, 2012年.
[Guo Shenyang & M. W. Fraser, Propensity Score Analysis: Statistical Methods and Applications, trans. by Guo Zhigang & Wu Xiwei, Chongqing: Chongqing University Press, 2012. ] [本文引用:2]
[15] J. Wilson & M. Musick, ″ Who Cares? Toward an Integrated Theory of Volunteer Work,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62, No. 5(1997), pp. 694-713. [本文引用:1]
[16] 王莉莉: 《 中国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理论、实证与政策研究综述》, 《人口与发展》2011年第3期, 第35-43页.
[Wang Lili, ″ A Review of the Theoretical, Empirical and Policy Researches on Social Participation of the Chinese Elderly, ″Population and Development, No. 3(2011), pp. 35-43. ] [本文引用:1]
[17] G. K. Brown & T. Mergoupis, ″ Treatment Interactions with Non-experimental Data in Stata, ″ The Stata Journal, Vol. 11, No. 4(2011), pp. 545-555. [本文引用:1]
[18] N. Morrow-Howell, S. I. Hong & F. Tang, ″ Who Benefits from Volunteering? Variations in Perceived Benefits, ″ The Gerontologist, Vol. 49, No. 1(2009), pp. 91-102.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