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中国形象研究的知识版图——基于SSCI期刊论文(1998—2015)的文本挖掘
韦路, 谢点
浙江大学 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 浙江 杭州 310028

[作者简介] 1.韦路(http://orcid.org/0000-0002-2461-5671),男,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新媒体传播研究; 2.谢点(http://orcid.org/0000-0002-1135-8994),女,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新媒体传播研究。

摘要

国际国内对中国形象的研究逐年增多,特别在2008年以后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地区方面,来源于中国、美国、东南亚邻国和部分欧洲国家的中国形象研究相对较多。学科方面,新闻传播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的相关研究较多,各学科研究侧重点不同,多学科交叉趋势日益显著。主题方面,词频分析和文本挖掘表明,中国形象研究可归纳为五大研究主题,即形象传播、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目的地形象与旅游管理、企业形象与国际化、城市形象与规划治理。理论方面,主要包括刻板印象、框架理论、议程设置、他者理论、品牌理论、认知理论、危机管理理论等。方法方面,国际中国形象研究以量化为主,调查和内容分析等方法较为盛行。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研究过于微观与琐碎,理论化程度不足,学科之间的关联性亦有待加强。

关键词: 中国形象; 国家形象; 企业形象; 城市形象; SSCI
doi: 10.3785/j.issn.1008-942X.CN33-6000/C.2015.07.191
Mapping the Global China Image Research: A Text Mining of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ed Journal Articles (1998-2015)
Wei Lu, Xie Dian
College of Media and International Culture,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8, China
Abstract

This study maps the evolution of China image research in the world. Through text mining and content analysis of 161 articles in 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ed journals published from 1998 to 2015, this paper outlines the authors, themes, theories, methodologies, and representative viewpoints in the research on China's global image.

Results show that the research on China image increased year by year, with a skyrocketing growth after 2008. Regarding the origins of research, China, the U.S., the neighboring countries of China in Southeast Asia, and some European countries generated the majority of China image studies. As regards to the disciplines, the studies were mainly from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political science,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While the studies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 had diverse research foci, there has been an emerging interdisciplinary tendency in the research on China's global image. With regard to themes, word frequency analysis and text mining revealed five themes in this field, namely, 1) image communication which concentrated on image construction and relationship management; 2) national image and public diplomacy which discussed the effect of public diplomacy on image construction; 3) destination image and tourism management which treated China as a tourist destination; 4) corporate image and internationalization which aimed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corporate products and brands on China image, and 5) city image and urban planning which focused on urban expansion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The theoretical approaches included stereotype, framing theory, agenda setting, theory of the other, branding theory, cognitive theory and crisis management theory. In terms of methods, China image scholars used more quantitative methods such as content analysis and survey. Generally, the perceptions of China image varied across countries and changed over time and were influenced by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nditions. Not only official communication, but also non-governmental contacts influenced the foreigners' image cognition of China. And the forms of communication were mainly public diplomacy, official media propaganda, local government coopera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between companies, major sport events, transnational tourism, and social media interaction.

The limitation of current research is the lack of theory building. Most studies were too micro and trivial, without general significant innovations. Overall, this study maps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China image in the whole world, with an attempt to promote China image among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to offer strategic advice to Chinese government as far as China's soft power enhancement is concerned. This study not only presents the situation, shortcomings and potential direction in the research on China image, but also provides practical references and advice for China image construction from multivariate aspects, such as national image, city image, and corporate image.

Keyword: China image; nation image; corporate image; city image; SSCI

随着中国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的加快, 中国形象研究作为一个领域正越来越受到国内外政府、学者及业界的共同关注。世界将中国看作一支不可忽视的崛起中的力量, 试图通过对中国形象进行研究来制定外交政策、开展政经合作、寻求共同发展。国内也开展相关研究来传播正面形象、推动经济全球化、增强国家软实力。总体来说, 中国形象研究具有战略价值和实践意义。本文拟对该领域的现有研究进行梳理, 围绕中国形象研究的历史、现状及发展探讨以下几个问题:中国形象的研究现状如何?研究聚焦的主题为何?每个主题的研究方法、理论取向、代表性观点如何?研究的贡献和不足有哪些?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通过回答这几个问题, 本研究试图从学术史的视角对世界范围内的中国形象研究图景进行描绘, 兼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既能促进多学科的理论阐发与交叉, 又能为中国走向世界提供策略参考。

一、 研究方法与路径

本文主要采用内容分析和文本挖掘的方法。数据来源于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期刊(1998— 2015)中以“ China” 和“ image” 为主题搜索的文章, 共485篇, 筛除与中国形象无关的文献, 最终获得161篇论文。首先, 对161篇文章进行内容分析, 编码题项包括研究主体(高校、研究机构、传媒机构、政府机构), 发表时间, 学科(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新闻传播学、心理学等), 来源国家(中国、欧洲、北美、南美、非洲、大洋洲、其他亚洲国家), 议题(国家形象、政府形象、人民形象、城市形象、媒体形象、企业形象), 理论应用(框架理论、刻板印象、议程设置、品牌理论等), 研究方法(质化、量化、质化量化结合、其他), 形象来源渠道(报纸、杂志、电影、电视、网络等)等。内容分析的结果能够让我们对中国形象研究领域的概貌有一个整体的把握。然后, 通过在线英文词频统计软件WriteWords对161篇文章的标题、摘要和关键词进行词频分析, 将出现频率较高的单词筛选出来, 并通过这些单词的反向追踪对文章进行分析, 把拥有共同高频词汇的文章聚类, 归纳出中国形象研究聚焦的五大主题。接着, 对五大主题相关文章的理论取向、代表性观点等进行分析。

二、 研究结果
(一) 研究概况

1.研究数量随时间增长, 2008年后进入快速增长期

图1展示了1998— 2015年SSCI期刊收录的中国形象相关研究文章的数量变化趋势。自2001年中国加入WTO迈出国际化一大步, 到2008年举办北京奥运会, 中国形象研究的文章数量经历了缓慢的增长, 年发表量从0篇到7篇。奥运会举办之后, 2009年针对中国形象的研究出现井喷式增长, 达到21篇/年, 然后快速增长, 2012年达到峰值(28篇/年)。这也得益于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召开, 进一步将中国推向世界。2015年只统计了前三个月的发表数量(7篇), 全年数据估算也在20篇以上。所以, 在研究热情方面, 国际国内对中国形象的研究均逐年增多, 特别是在2008年以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这与中国崛起和走向世界的步伐是一致的。在这个过程中, 世界也在试图了解中国、谋求共同发展。

图1 1998— 2015年SSCI中国形象研究论文数量

2.来源于中国、美国、东南亚邻国和欧洲部分国家的中国形象研究相对较多

图2通过“ 地图汇” 可视化工具展示了世界各国对中国形象的研究强度, 以SSCI期刊中从该国视角切入研究中国形象的文章篇数来衡量(即文章主要谈论的是哪个国家看待中国形象, 并不以作者国籍为衡量标准)。图中颜色越深的代表来自该国有关中国形象的文章数量越多。我们不难发现, 中国(73)、美国(36)、英国(7)、日本(7)、德国(3)、韩国(3)、泰国(3)是研究强度较高的国家。中国关注中国形象在国内的状况, 以维护国家统一与政权合法性。欧美作为世界发达国家, 十分关注中国这支正在快速崛起的力量。而东南亚邻国基于安全和合作的考量, 对中国形象的研究亦十分热衷。来源于其他地区的中国形象研究相对较少, 有不少尚处于空白状态。

图2 世界各国对中国形象的研究强度

3.研究对象多为国家形象、城市形象和企业形象

表1展示了不同时间段研究对象的变化情况。总体而言, 文章多笼统地谈论国家形象(52.8%), 或是从某一个层面切入谈论城市形象(19.9%)或企业形象(13.0%)。而随着时间发展, 媒介形象、政府形象等研究实现了从无到有, 逐步获得关注, 同时关注多种形象之间关系的文章也渐渐增多。

表1 中国形象研究的研究对象

4.新闻传播学、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对中国形象研究较多, 研究向多学科交叉方向发展

作为社会科学论文的主要收录来源, SSCI涵盖了包括人类学、法律、经济、历史、地理、心理学等55个领域。这161篇文献主要涉及了表2所示的11个学科, 其中新闻传播学(24.2%)、经济学(18.0%)、政治学(16.8%)、管理学(14.3%)对中国形象研究最多。从二级学科来看, 文章主要分布在对外传播、国际关系和旅游管理。但不难看出, 多学科中国形象研究的增长趋势明显。中国形象内涵广泛, 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不是单一学科能够完成的, 要依赖各学科的交叉合作, 互联互通。和“ 软实力” 一样, 中国形象研究领域应积极推动各学科的相互了解, 构建合作平台, 以问题为导向展开合作研究。

表2 中国形象研究的学科分布
(二) 研究主题

由于161篇文献来源于多个学科, 我们试图跨越学科界限, 归纳出研究的主题和聚焦的问题。通过对161篇文献的标题、关键词、摘要进行词频分析, 我们得到如表3所示的结果, 其中已经删除了虚词和论文常用的article、method等词, 显示了频数大于等于40的单词。

表3 161篇文献标题、关键词、摘要的词频分析

从高频词汇来看, 对国家(104)、企业(46)、城市(45)形象的探讨较多, 同时将中国(375)作为旅游(71)目的地(112)、新兴的潜力市场(44)的视角较多。在国家形象(327)的传播和管理中, 媒介(103)传播、公共(98)外交(45)、奥运会(44)等重大事件(41)是重要途径, 形象研究与国家实力(72)关系紧密。在企业形象的相关研究中, 打造国际化(89)品牌(85), 提升产品来源(40)国形象是关注重点。在城市形象方面, 旅游(55)、社会(56)治理和规划等是讨论的焦点。对中国形象的研究有政治的(58)、文化的(48)、社会的(56)路径, 形象正面(44)、负面(43)均有, 取决于讨论的来源国和具体对象。

进一步, 我们通过将拥有共同高频词的文章进行聚类, 根据研究聚焦的问题与探讨的重点, 将研究划分为五大主题, 每个大的主题下又分为小的子主题, 如图3所示。

图3 中国形象研究主题图谱(N=161)

一是形象传播(49篇), 关注的主题是中国形象的对内对外传播, 形象建构与关系管理是讨论的重点。子主题包括媒介传播与重大事件传播。形象传播的一大途径为媒介, 国内外媒体如何呈现中国形象, 媒体的呈现又如何与中国的官方话语互动博弈, 对此, 报纸、电视、电影、网络是最常被分析的渠道。例如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的学者Zhang和Cameron通过对《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和《洛杉矶时报》的内容分析发现, 美国的主流报纸倾向于选择性报道中国的负面消息[1], 中国的官方话语和公共外交试图减少这种负面形象, 但在西方话语占主导的传播秩序下收效甚微。还有不少文献分析欧洲、东南亚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媒体如何报道中国及其对该国民众的中国形象认知有何影响, 分析的媒体以报纸为主, 但日益向网络特别是社交媒体倾斜。

作为中国形象传播的受众, 由于各国媒体基于不同的外交关系的报道倾向有所差异, 造成世界的中国形象认知是多元化的, 即使在一个国家内部, 不同地区、阶层的人对中国形象的认知也是不尽相同的, 而且会随时间发展产生变化。例如对乌干达的民调显示, 年轻人比老年人对中国形象的看法更为正面, 认为中国相对欧美殖民国家来说是“ 真正的乌干达朋友” , 而乌干达的投资者相比劳工对中国看法更为积极[2]。而Lukin通过史料的分析发现, 俄罗斯边境对中国形象的认知是随时间变化的, 经历了一个由敌对到寻求合作的过程[3]

作为中国形象输出的主体, 中国官方借助媒体和国际重大事件输出主流价值观。为应对国际和西方媒体盛行的“ 中国威胁论” , 中国官方提出了“ 和平发展” 、“ 负责任大国” 的形象输出策略, 但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例如, 中国改变了对维和行动的态度, 从反对到积极参与, 通过在苏丹的维和行动传递了和平发展、负责任大国的信息, 但也受到了西方的质疑, 认为中国支持非洲专制政权, 对援助项目没有任何附加条件[4]。另外, 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国际重大活动也被看作中国政治宣传的重要契机, 西方媒体在其中的表现堪忧。韩国学者Yoo和Jo通过对比分析中韩两国报纸在对外传播中的话语发现, 中国的官方话语首要任务是宣传, 而韩国官方话语的首要任务是公共信息传播与形象管理[5], 这对于我们在对外传播中转变策略具有启发意义。值得注意的是, 随着信息技术与社交媒体的发展, 外国人接触中国的渠道有了变化。Larsen通过网络民族志的方法发现, 中国官方的形象输出和社交网络的形象呈现往往存在鸿沟, 互联网的形象传播特质与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存在显著差异[6]

二是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32篇), 关注的主题是中国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关系, 以及公共外交政策对形象建构的影响, 中美、中国与亚太地区的关系和合作是讨论的重点。子主题包括软实力、国际关系、政经合作。公共外交除了加强国家或地区间的合作发展以外, 还有形象建构与关系管理的功能, 而中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反过来也有助于外交的顺利展开。有关研究发现,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关系发展不能仅仅依靠经济等硬实力, 加强文化价值认同从长远来看对中非关系的发展更为有利[7]。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有时也存在利益的博弈和冲突, 例如中国需要在对伊朗的能源需求和建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之间取得平衡[8]

三是目的地形象与旅游管理(28篇), 关注的主题是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如何利用形象建设开拓市场, 旅游刺激点和旅游意愿是讨论的重点。子主题包括其影响因素和后果。此类研究有的笼统将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 有的具体对中国的省份、城市甚至农村进行细致的探讨。消费受众不仅仅是外国人, 也关注如何吸引国内旅客的关注。例如作为拥有56个民族的国家, 民族旅游和异族观光是中国的一大卖点。Yang等通过对国内汉族人对图瓦族形象的看法及去著名风景区喀纳斯湖畔旅游的意愿调查发现, 11%的汉族旅客有显著的意愿去喀纳斯湖畔旅游, 其目的是感受图瓦族居住地的地理景观和原始风光、休闲与放松, 而对文化的探求意图并不十分明显[9]。而Sarah Li则认为, 文化是中国吸引外国旅客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大国, 许多传统文化遗产(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艺术、舞蹈、音乐形式)等可以创建一个“ 中国旅游形象凝视” , 吸引外国游客[10]

这个主题下也有不少经验研究讨论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形象建构。Pan和Li对谷歌搜索关键词的研究发现, “ 长城” 、“ 北京” 、“ 拥挤” 、“ 文化” 、“ 食物” 、“ 人山人海” 、“ 语言障碍” 、“ 忙碌” 、“ 历史遗迹” 是外国网民在搜索中国相关方面时使用最多的词语[11], 这体现了外国人对中国的典型印象以及旅游的限制因素。Noh和Vogt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分析了外国旅客在首次选择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时的影响因素, 发现积极的目的地认知形象和情感形象及低风险认知会显著促进消费者前往中国旅游[12]

四是企业形象与国际化(31篇), 关注的主题是品牌、产品、企业形象、购买意向之间的互动关系, 如何利用品牌形象建构推动企业的营业增长和国际化是讨论的重点。子主题包括产品形象、来源国形象和品牌形象。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品牌形象、国家形象在国际化进程中是紧密相关的, 将国家形象与企业、产品、品牌联系起来, 在经济管理领域通常被称为“ 来源国效应” 。

该主题下的研究较为精细和琐碎, 企业社会责任、民族优越感、敌意(animosity)、品牌个性、购买意向(理性的/体验性的)、认知形象(认知的/情感的)是常被提及的概念。作为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亦是重要影响因素, 中国企业形象建构的方方面面、前因后果已有不少实证研究, 对本土和海外消费者的研究均有。大部分研究是将研究语境从西方搬至中国, 基本是已有理论假设的在地检验, 比如企业形象作为购买意图的影响因素研究, 品牌/产品/企业形象的影响因素研究等, 而中国能否产生自己独特的理论框架, 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五是城市形象与规划治理(21篇), 关注的主题是旅游城市开发与城市扩张、环境规划治理等对城市形象的影响, 城中村、水污染、空气污染等是讨论的重点。子主题包括地方推广和城市规划。城市形象不仅仅与地方文化推广、旅游开发息息相关, 也是中国形象的直接感受路径, 外国人对中国的认知不仅来源于媒体, 还往往通过对城市的直观体验来判断, 因而城市环境、城市治理和城市规划就显得尤为重要。Chung对比了中国和英国城中村的差异, 对中国的城市扩张和城市空间规划提出了建议, 有利于促进城市形象的修复[13]。针对近年来困扰中国的空气污染问题, Zhang等探讨了北京雾霾对北京城市形象和旅游业的影响[14], 城市环境治理问题凸显。

(四) 理论取向与研究方法

为了更为细致地反映全球中国形象研究采用的理论取向和研究方法, 本文将分研究主题进行阐述。如表4所示, 有70篇(43.5%)文献并没有采用任何现有理论。在研究方法方面, 现有研究以量化方法为主导, 占比47.2%。

表4 中国形象研究的理论取向与研究方法

形象传播的研究较多采用了刻板印象、框架理论、议程设置、他者理论等, 多运用内容分析和话语(文本)分析的方法。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的研究多采用公关理论和认同理论, 多运用个案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目的地形象和旅游管理的研究多采用品牌理论和认知理论, 多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企业形象与国际化的研究多采用品牌理论和他者理论, 多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城市形象与规划治理则较多采用认知理论和危机管理理论, 质化和量化方法相对均衡。

(五) 代表性观点

在形象传播的研究中, 代表性的观点有:(1)媒介的报道倾向会影响当地居民对中国形象的认知[15]。(2)各国的中国形象认知有差异, 受到该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影响[16]。美国人对中国形象的态度是矛盾的, 既有正面的形象也有负面的形象, 其中负面形象主要来自于政治价值观念和政策立场。而亚洲邻国居民则认为, 中国不可阻挡地发展成为亚洲最有影响力的国家, 这种发展对他们国家来说利大于弊。邻国对中国崛起抱有积极态度, 东南亚受美国影响认为中国有威胁。各国民众对中国的印象是随时间而变化的, 也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17]。(3)奥运会、世博会等媒介事件能促进中国的国家形象提升[18], 但并不会持久地增加外国人对中国的好感[19]

在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的研究中, 代表性观点认为公共外交有助于国家形象的提升, 国家形象反过来可以促进外交目的的达成。在目的地形象与旅游管理的研究中, 代表性观点认为, 中国的国家形象和城市形象显著影响外国人到中国的旅游意愿。在企业形象与国际化的研究中, 代表性观点包括:(1)在产品质量危机中, 中国的国家形象和企业形象之间相互影响, 形成恶性循环; (2)企业形象、产品形象、品牌形象的互动有助于企业在国际市场取得成功; (3)企业/品牌形象显著影响消费者的产品购买意愿。城市形象与规划治理的研究中, 代表性观点认为, 环境、城市规划与城市推广能够显著影响城市形象。

三、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方向

中国形象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与中国走向世界和世界认识中国的过程息息相关, 既得益于国家政策层面的催化, 又难以逃脱权力话语的樊篱。世界对中国的认识是差异化的, 而非铁板一面。而且, 早期这种认识与国家间的公共外交有很大的关系。随着市场化与全球化的浪潮, 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和大众层面的互动逐渐增多, 外国人认识中国形象的渠道进一步拓展, 媒介资源逐渐丰富, 因而形象塑造的影响因素也不再单一化。对中国形象的研究也由宏观转向微观, 从不同的角度切入来考察中国形象的方方面面。

不同国家对中国形象研究的程度与角度也不尽相同, 但总体上都逐渐增多。美国对中国的研究大多离不开意识形态和政治观念, 而亚洲国家对中国形象的研究与经济发展密不可分, 欧洲学者则将中国看作一股正在崛起的不可忽视的力量。研究者所处的文化环境与既往经验对他们的中国形象研究视角存在较大影响。

本研究通过对世界范围内有关中国形象的161篇论文的研究主体、研究主题、理论取向、研究方法、代表性观点等进行内容分析和文本挖掘, 厘清了“ 中国形象” 作为一个热点领域的研究生态与发展过程。可以看出, 国际国内对中国形象的研究逐年增多, 特别在2008年以后进入快速增长阶段, 来源于中国、美国、东南亚邻国和部分欧洲国家的中国形象研究相对较多, 新闻传播学、政治学、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学者对中国形象较为关注, 各学科侧重点不同, 研究向多学科交叉方向发展。词频分析和文本挖掘表明, 中国形象的研究可归纳为五大研究主题, 即形象传播、国家形象与公共外交、目的地形象与旅游管理、企业形象与国际化、城市形象与规划治理。研究方法以量化为主, 理论框架包括刻板印象、框架理论、议程设置、他者理论等。全球中国形象研究整体偏于精细与琐碎, 调查和内容分析等量化方法盛行, 理论化程度不足, 学科之间的关联性还不够扎实。具体来说, 现有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1.大多数国家对中国形象的认知状况未知

现有的研究聚焦于中国、欧美、亚洲邻国对中国形象的认知, 其他大部分国家的中国形象认知研究尚属空白。这是因为现有关于国家形象的研究大多以传统的抽样调查为主要手段, 来获知海外公众对中国形象的认知和评价。这种方法耗时耗力, 成本较高, 因而往往只能在某些利益更加相关的国家和地区进行, 所涉及的变量和维度也极为有限, 难以全面呈现中国在全球范围的国家形象。未来可以采用大数据的研究方法, 挖掘网络空间中所有与中国形象有关的信息, 建设包含时间、空间、内容等在内的多维度中国形象网络数据库, 这样既可以涵盖更多的国家和地区, 也可以纳入更多的研究视角和维度。

2.研究趋于同质化, 理论化程度不够

现有研究在学科内部趋于同质化, “ 内卷化” 严重。不同的研究者只是在不同语境、背景中考察类似的话题, 比如考察不同报纸中呈现的中国形象如何, 方法也趋于内容分析和文本分析。实质上, 中国形象与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卫生、治安、司法、环境、交通、社保等各方面都息息相关, 未来研究的方向应更为多元, 从不同的学科视角, 面向不同的社会领域, 全方位揭示中国形象的构成要素和建构过程。另外, 总体而言, 现有研究的理论化程度不够, 特别是目的地形象与旅游管理、城市形象与规划治理方面的研究, 往往就事论事, 缺乏理论关照。研究方法的创新程度也比较缺乏, 目前方兴未艾的大数据、可视化等方法将对未来的中国形象研究有所助益。

3.微观、精细、琐碎研究较多, 学科之间关联性不强

现有研究以量化方法为主, 因而往往过于微观、精细和琐碎, 研究者追求科学操作, 而忽视了研究的意义、价值与理论升华。经济学、管理学和新闻传播学科的研究尤其体现出这种缺点, 缺乏问题意识, 难以真正解决当下国家战略层面面临的中国形象难题。同时, 大多数研究仅仅关注本学科领域的研究成果, 并不参考其他学科成果, 造成学科之间的研究关联性不强。中国形象研究就其本质而言, 是一个系统的、跨学科的话题, 每个学科只能是该领域的一个齿轮或螺丝钉, 单独依靠某一个学科显然不足以完成这个系统工程。虽然跨学科趋势在中国形象研究中已经初现端倪, 但如何通过实质性交叉, 在不同学科研究之间建立起联系, 获得创新型研究成果, 仍旧任重道远。

The authors have declared that no competing interests exist.

参考文献
[1] J. Zhang & G. T. Cameron, ″China's Agenda Building and Image Polishing in the US: Assessing an International Public Relations Campaign, ″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Vol. 29, No. 1(2003), pp. 13-28. [本文引用:1]
[2] S. Shen & I. Taylor, ″Ugand an Youths' Perceptions of Relations with China, ″ Asian Perspective, Vol. 36, No. 4(2012), pp. 693-723. [本文引用:1]
[3] A. Lukin, ″The Image of China in Russian Border Regions, ″Asian Survey, Vol. 38, No. 9(1998), pp. 821-835. [本文引用:1]
[4] L. Jakobson, ″China's Diplomacy toward Africa: Drivers and Constraints,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of the Asia-Pacific, Vol. 9, No. 3(2009), pp. 403-433. [本文引用:1]
[5] J. W. Yoo & S. Jo,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he Perception of Public Relations in Chinese and South Korean Newspapers, ″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Vol. 40, No. 3(2014), pp. 503-505. [本文引用:1]
[6] H. G. Larsen, ″The Emerging Shanghai City Brand : A Netnographic Study of Image Perception among Foreigners, ″Journal of Destination Marketing & Management, Vol. 3, No. 1(2014), pp. 18-28. [本文引用:1]
[7] W. Liang, ″China's Soft Power in Africa: Is Economic Power Sufficient?″ Asian Perspective, Vol. 36 No. 4(2012), pp. 667-692. [本文引用:1]
[8] Z. Hong, ″China's Dilemma on Iran: Between Energy Security and a Responsible Rising Power,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23, No. 87(2014), pp. 408-424. [本文引用:1]
[9] J. Yang, C. Ryan & L. Zhang, ″Ethnic Minority Tourism in China — Han Perspectives of Tuva Figures in a Land scape, ″Tourism Management, Vol. 36(2013), pp. 45-56. [本文引用:1]
[10] F. M. S. Li, ″Culture as a Major Determinant in Tourism Development of China, ″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Vol. 11, No. 6(2008), pp. 492-513. [本文引用:1]
[11] B. Pan & X. R. Li, ″The Long Tail of Destination Image and Online Marketing, ″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Vol. 38, No. 1(2011), pp. 132-152. [本文引用:1]
[12] J. Noh & C. Vogt, ″Modelling Information Use, Image, and Perceived Risk with Intentions to Travel to East Asia, ″ Current Issues in Tourism, Vol. 16, No. 5(2013), pp. 455-476. [本文引用:1]
[13] H. Chung, ″Building an Image of Villages-in-the-City: A Clarification of China's Distinct Urban Spac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Vol. 34, No. 2(2010), pp. 421-437. [本文引用:1]
[14] A. Zhang, L. Zhong & Y. Xu et al. , ″Tourists' Perception of Haze Pollution and the Potential Impacts on Travel: Reshaping the Features of Tourism Seasonality in Beijing, China, ″ Sustainability, Vol. 7, No. 3(2015), pp. 2397-2414. [本文引用:1]
[15] H. Li & L. Tang,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Chinese Product Crisis in National and Local Newspapers in the United States, ″ Public Relations Review, Vol. 35, No. 3(2009), pp. 219-225. [本文引用:1]
[16] T. Xie & B. I. Page, ″What Affects China's National Image? A Cross-National Study of Public Opinion, ″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22, No. 83(2013), pp. 850-867. [本文引用:1]
[17] L. Kang & Y. H. Chu, ″China's Rise through World Public Opinion: Editorial Introduction, ″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China, Vol. 24, No. 92(2013), pp. 197-202. [本文引用:1]
[18] W. Chung & C. W. Woo, ″The Effects of Hosting an International Sports Event on a Host Country: The 2008 Summer Olympic Games,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arketing & Sponsorship, Vol. 12, No. 4(2011), pp. 2-21. [本文引用:1]
[19] F. Papa, ″Global Media Events: Communications Strategies, Social Network Patterns and Propagand a Models — A Complex and Challenging Reconciliation, ″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Sport, Vol. 29, No. 16(2012), pp. 2218-2230. [本文引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