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鲁迅与柔石是同时代并且有共同语言的作家,其作品《伤逝》与《二月》富于内在联系,宜于比照阅读。通过比较,可发现男性作家对其时代女性问题思考的深度及其通过不同形象发出的相近信息。
|
|
关键词 :
鲁迅,
柔石,
根源,
奋斗
|
|
[1] |
宋浩成.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鲁迅与夏目漱石[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4): 155-162. |
[2] |
王晓朝. 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始宗教说[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11): 93-100. |
[3] |
黄杰. 象必有意:现存六件宋徽宗款画作所体现的政治宣谕及其赋形之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6): 53-66. |
[4] |
高力克. 从尼采到马克思: 鲁迅的思想转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6): 50-. |
[5] |
胡梅仙. ''特殊智识阶级''与''真的知识阶级''----鲁迅关于知识阶级的思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43(2): 1-13. |
[6] |
胡梅仙. ''特殊智识阶级''与''真的知识阶级''----鲁迅关于知识阶级的思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43(2): 169-181. |
[7] |
崔永禄. 鲁迅的异化翻译理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34(6): 143-. |
[8] |
黄志根 项品辉. 论鲁迅等"喝茶"思想及其茶文化意蕴[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33(6): 109-. |
[9] |
竹潜民. 对鲁迅遗嘱中一个难点的解读[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31(5): 23-. |
[10] |
张德明. 鲁迅小说的社会杂语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30(1): 8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