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探讨命运问题的理论发展渊源,给出一个科学的唯物的命运观,不仅具有理论意义,更有重 大的实践意义。
|
|
关键词 :
命运,
偶然性,
历史必然性,
自由意志
|
|
|
[1] |
刘清平. 电车难题新解:两难处境下的自由意志和自主责任[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3): 188-. |
[2] |
廖卫民. 新世界主义视野下的全球媒介之城与融通传播之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启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1): 130-. |
[3] |
张龑. 宪法修正案的改革逻辑及其证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6): 92-. |
[4] |
邵培仁 许咏喻. 新世界主义和全球传播视域中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3): 97-. |
[5] |
韦路 左蒙. 新世界主义的理论正当性及其实践路径[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3): 100-. |
[6] |
赵黎明. “时间的政治”与学衡派文学发展观的历史命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1): 191-. |
[7] |
刘清平. 自由意志能够随机偶然地行善作恶吗?——析趋善避恶的人性逻辑[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5): 67-76. |
[8] |
包爱民 [荷兰] 迪克·斯瓦伯. 自杀和生命的意义——来自脑科学研究的解读[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4): 109-120. |
[9] |
朱建平. 莱布尼茨逻辑学说及其当代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2): 90-107. |
[10] |
包爱民 罗建红 [荷兰]迪克.斯瓦伯. 从脑科学的新发展看人文学问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42(4): 5-17. |
[11] |
关长龙. 法象时空——中国数术的基本理念[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8(3): 49-. |
[12] |
田正平 朱宗顺. 评列文森的近代中国史观--对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的思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34(1): 5-. |
[13] |
马志政. 反思:命运和命运观[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 31(5): 99-.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