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摘要  苏门是北宋最为重要的文人群体之一。或云苏门之立“始于国事而不始于文事”,其实不然。从时间上说,它萌芽于熙丰而成立于元;从本质上来说,则苏门之立始于文学交谊而成于国事。从中可以看出它和新旧党争息息相关的一面。 
																										     | 
													    
													    	
															 | 
														 
												  		
												        
												        														
															| 关键词 :
																																																																苏轼, 
																																																																	苏门六君子, 
																																																																	新旧党争 
																																  
															 | 
														 
																																																								
														
															| 
															    															        
															    															    															 | 
														 
														 																											    														
													 												
													
													
													
												 
												
												
												
												
													
														
															
																
																																																																																																										
																					| [1] | 
																					慈波. 新巧之外:《东莱标注三苏文集》与朱熹、吕祖谦的文理之争[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4): 38-48. | 
																				 
																																																																																																																																																
																					| [2] | 
																					王先勇. 论古人“以文为词”观念的历史变迁[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10): 136-147. | 
																				 
																																																																																																																																																
																					| [3] | 
																					沈松勤 路璐. 《苏氏易传》视域下的苏轼黄州词创作[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1): 109-. | 
																				 
																																																																																																																																																
																					| [4] | 
																					陈才智. 在形影神与身心意之间——苏轼之于陶渊明、白居易[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2): 129-137. | 
																				 
																																																																																																																																																
																					| [5] | 
																					鲁国尧. 文学、文字学、哲学札记各一则[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2): 192-199. | 
																				 
																																																																																																																																																
																					| [6] | 
																					杜若鸿. 北宋重要诗案与诗歌发展的转向[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42(3): 168-177. | 
																				 
																																																																																																																																																
																					| [7] | 
																					钱建状. 苏轼元祜三年科场舞弊辨伪——兼论李廌落第原因[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8(3): 159-. | 
																				 
																																																																																																																																																
																					| [8] | 
																					康保苓  徐规. 苏轼饮食文化述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32(1): 97-.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