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近代,当新式小学在中国大地萌生、壮大之时,旧的蒙学机构——私塾并未随之退出历史舞台。为了利用既有的教育资源,挖掘民间办学潜力,浙江曾先后三次比较集中地对私塾进行改良:第一次在晚清新政后期;第二次在1915年至20年代;第三次在1932年至1937年。私塾改良的进程随着义务教育的推进而不断深入。
|
|
关键词 :
私塾,
改良私塾,
义务教育
|
|
[1] |
邵兴江, 金祈作, 顾建民. 乡村小规模学校空间建设:价值、机理与路径[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6): 92-104. |
[2] |
杨 明. 属地化管理体制下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资源配置探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6): 153-. |
[3] |
张旭昆 韩文婧. 试论基础义务教育体制的改革----目标模式与实现路径[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41(3): 12-19. |
[4] |
田正平 杨云兰. 中国近代的私塾改良[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35(1): 5-. |
[5] |
郝锦花 王先明. 论20世纪初叶中国乡间私塾的文化地位[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5, 35(1): 1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