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基于认知语用学理论,可以构拟一个存在于认知中并投射到语篇上去的连贯模型。此模型含交际意图和语篇结构组成的宏观连贯以及由认知次序、衔接机制和主—述位推进模式组成的微观连贯。适当使用这一模型,可以解释不同类型语篇的连贯,也使连贯作为术语区别于其他相关概念。
|
|
关键词 :
语篇,
连贯,
认知,
语用学
|
|
|
[1] |
史金易, 王志凯. 加强数字经济认知,推动经济社会迭代创新[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5): 149-156. |
[2] |
李正卫, 戴丽华, 王飞绒, 郭东杰. 领导积极幽默如何影响员工创造力:来自浙江IT企业的实证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5): 183-196. |
[3] |
王振华, 方硕瑜. 抗疫演讲语篇中的顺应、同化与合作:语篇语义视角[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4): 213-227. |
[4] |
孟凡君. 认知神经美学对“意象”“幻象”研究的启示——泽基神经美学研究再探[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5): 180-. |
[5] |
王小潞 王艺臻. 汉语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规约层级递进模型”[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4): 120-. |
[6] |
陈伟英 谢莉. 指称语使用中自指偏误的成因探究——以英语国家汉语学习者为例[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1): 129-. |
[7] |
陈伟英 谢莉. 动词隐含因果性和语篇话题性对回指选择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3): 133-. |
[8] |
胡星铭. 怀疑主义与认知价值[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3): 173-. |
[9] |
黄华新 叶颖秀. 亲子互动中的语用论辩[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5): 129-139. |
[10] |
李雪艳 王慧莉 丛丰裕 [德]克劳斯·马斯亚克 王小潞. 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幽默理解与加工机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4): 65-. |
[11] |
李莹 莫雷 史大鹏 张学新. 不同性质汉语隐喻句认知加工的fMRI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2(6): 8-. |
[12] |
陆前 刘海涛. 依存距离分布有规律吗?[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2(4): 49-59. |
[13] |
梁君英 刘海涛. 语言学的交叉学科研究:语言普遍性、人类认知、大数据[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2(1): 108-. |
[14] |
徐春山 梁君英. 依存距离最小化是人类语言的普遍规律吗?[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6): 197-. |
[15] |
黄华新 叶颖秀. 亲子论辩研究刍议[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5): 44-5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