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近代西方人的主体性不是自然的或天赋的,而是一种被人为地建构起来的现代性话语.这种建构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涉及到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领域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文学在内.18世纪兴起并广泛流行于欧洲各国的书信体小说在建构近代西方主体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历史性作用.它以其私密化的性爱题材、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主观的和即时性的时空模式以及充分的对话性,建构了符合时代要求的主体性话语,最终将近代西方历史主体从传统的集体性社会引出,走向以个体化为特征的现代社会.
|
|
关键词 :
书信体小说,
现代性,
主体性,
话语
|
|
|
[1] |
胡开宝, 张晨夏. 中国当代外交话语核心概念对外传播的现状、问题与策略[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5): 99-109. |
[2] |
屈文生, 王孜政. 《托德西利亚斯条约》与世界秩序的形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3): 166-181. |
[3] |
孙超. 重建市民记忆:近代早期伦敦的历史话语与集体认同[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2): 216-228. |
[4] |
李静松. 超越生产主义——探析全球农业食物体系转型进程中的锁定效应[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6): 30-. |
[5] |
李涛 胡开宝. 基于语料库的等级趋弱级差资源口笔译对比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6): 75-. |
[6] |
石辰威. 潜在的集体信念[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5): 50-. |
[7] |
周启超. “外位性”与文学研究的“人文化”[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5): 90-. |
[8] |
胡振明. 《蜜蜂的寓言》: 文学公共领域与现代性[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2): 44-. |
[9] |
赖良涛. 从话语权看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话语的建构原则[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1): 140-. |
[10] |
程乐 陈程. 基于语料库的外宣新闻话语效度研究———以People’s Daily Online体裁分析为例[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5): 81-. |
[11] |
宋庆伟. 基于语料库的莫言小说英译中国话语建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5): 167-. |
[12] |
段治文 苏悦. 论中国式协商民主的国际话语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4): 5-. |
[13] |
余潇枫 张伟鹏. 基于话语分析的广义“去安全化”理论建构[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4): 19-. |
[14] |
高力克. 从尼采到马克思: 鲁迅的思想转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6): 50-. |
[15] |
唐 乐 顾明栋. 现实主义电影理论与欧洲左翼文化思潮[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5): 97-104.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