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以宋代诗话为代表的历代诗话,记录了不少梦中作诗、得诗的故事和轶闻,而且记述甚详.这类不同于"诗中言梦"的"梦中作诗"现象,由于常常被蒙上扑朔迷离的色彩,述者、闻者都颇感兴趣,所以成为古代诗歌传播的一种重要手段,也引起个别诗话家的关注.像宋人阮阅《诗话总龟》就以卷三五、卷三六专列"纪梦门",辑录了46则此类诗话.梳理历代的"梦中作"一类诗话,可以将之分为六种基本形式,即:论诗出于梦,论梦中诗谶,以梦渲染诗作、诗人的"超凡性","梦"与"事"相契,记梦、忆梦之诗,借梦事正误、翻案.考察其作用,可以归结为克服"自卑情结"、引起受众注意、制造审美距离、有利广泛传播等几个方面.
|
|
关键词 :
诗话,
传播,
梦中作,
传奇性
|
|
[1] |
张威, 王海珠. 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深度翻译与学术传播[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7): 85-92. |
[2] |
柳斌杰. 出版家的大情怀[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4): 88-91. |
[3] |
罗仕鉴, 王瑶, 钟方旭, 郭沁. 创新设计转译文化基因的数字开发与传播策略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1): 5-18. |
[4] |
袁靖华, 邓洁. “华莱坞电影”的理论旅行[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9): 86-103. |
[5] |
阿尔维斯·安德烈欧塞. 东西方知识的交汇:和德理所记元代矮人传说[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5): 18-28. |
[6] |
李敏, 何佳文. 发展传播学视域下高校国际传播理念及策略创新[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5): 142-150. |
[7] |
王彦. 框架研究的框架化[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11): 129-146. |
[8] |
于东兴, 张日培. 全球传播格局重塑中的中文国际传播[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10): 20-30. |
[9] |
姚锦云, 邵培仁. “礼尚往来”还是“礼上往来”?[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5): 84-98. |
[10] |
胡开宝, 张晨夏. 中国当代外交话语核心概念对外传播的现状、问题与策略[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5): 99-109. |
[11] |
李东晓. 传续百年:浙江“唱新闻”曲艺变迁的传播社会史考察[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4): 163-174. |
[12] |
龚婉祺, 郭沁, 蒋莉. 健康传播中的反哺效应:代际沟通对中老年人传染病防控行为的影响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2): 42-53. |
[13] |
戴运财 应宜文. 中国古代画学文献国际化出版的思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5): 130-. |
[14] |
孙梦如 蒋莉 郭沁. 健康传播视角下公共卫生事件的公众风险感知与行为的研究路径[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3): 108-. |
[15] |
廖卫民. 新世界主义视野下的全球媒介之城与融通传播之道: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启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1): 130-.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