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特大型风景名胜区规模大、范围广,往往与经济发展带、城镇规划区、人口集聚区高度重叠,使得其保护与发展问题突出.目前,其规划与管理问题在我国还处于探索阶段.以具有代表意义的杭州"两江一湖"风景名胜区为例,应建立"流域整体观"理念,将流域内的要素视为一个相互之间存在异质性,同时又具有高度关联性的有机整体,重点处理好风景资源保护与城镇建设、旅游业发展、工业发展的关系.从规划策略方法上,应将特大型风景名胜区进行分区、分类、分级保护,突出风貌,协调城镇与风景区景观,营造景观协调、山水相映、城景交融的风景区;从管治策略上,应建立健全景区管理机构,建立流域性的区域协调机制,实行绿色GDP考核,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达成保护与发展的双赢.
|
|
关键词 :
特大型风景名胜区,
规划与管治,
小流域,
杭州,
",
两江一湖"
|
|
|
[1] |
张蔚文 金晗 冷嘉欣. 智慧城市建设如何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疫情考验下的杭州城市大脑[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4): 55-. |
[2] |
陈辉. 无相文雄汉语音韵学著述所见明清官话[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44(6): 112-123. |
[3] |
原华荣. 人口数量的有关问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8(3): 14-. |
[4] |
范龙. "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对媒介本质的现象学直观[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8(2): 189-. |
[5] |
王勇 孙文. 《华夷变态》与清代史料[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8(1): 141-. |
[6] |
金普森 许法根.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之内外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37(5): 94-. |
[7] |
原华荣 周仲高 黄洪琳. 土地承载力的规定和人口与环境的间断平衡[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37(5): 114-. |
[8] |
李岩. 消费时代大众传播媒介与中国"女人味"神话[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37(3): 183-. |
[9] |
徐为民. 从形容词性语言到名词性语言[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37(2): 192-. |
[10] |
何嗣江. 订单农业发展中金融创新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6(6): 120-. |
[11] |
王晓军. 孙中山"三种人划分"思想辨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6(5): 146-. |
[12] |
蔡罕. 北宋翰林图画院若干问题考述[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6(5): 16-. |
[13] |
张弘. 论吴宓思想的体系性及其"一多"观念[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6(3): 100-. |
[14] |
陈伯海. 从古代文论到中国文论--21世纪古文论研究的断想[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6(1): 5-. |
[15] |
蒋述卓. 多维视野中古代文论的现代转换[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6(1): 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