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从二语习得的角度看大学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理据与模式 | 
  					 
  					  															
						 | 
					 
   					  														 
				
				
					
						
							
								
									
										
											
                        					 
												
													
													    | 
													    	
									 | 
								 
								
																										
													    | 
													    		                            						                            																	    摘要  在大学专业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是我国高校走向国际化的一条重要途径.从语言的地位和功能看,英语在我国属于延伸圈,是一门主要通过学校教育的方式来学习的外语.因此,客观上存在着语言运用环境差、关联性不强、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是一种"意义第一"的专业课,作为一个语篇社团,专业学科为英语的运用提供了一个特定的文化语境,使英语学习具有关联性,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学习者的学习动力和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借鉴英语传播和二语习得的研究成果,比较美、加等国的双语教学模式,同时结合对专业课程双语教学开展情况的实证研究,我国大学专业课程的双语教学可以采用"双语互依模式".这个模式应有以下特点:(1)以使用英语原版教材为主;(2)教学语言以英语为主,但应充分发挥汉语的支持性运用的作用,以有益于专业知识的获取和英语的习得;(3)专业双语课程应与作为公共基础课的大学英语课程有一个合理的衔接. 
																										     | 
													    
													    	
															 | 
														 
												  		
												        
												        														
															| 关键词 :
																																																																双语教育, 
																																																																	外语, 
																																																																	二语习得, 
																																																																	", 
																																																																	双语互依模式" 
																																  
															 | 
														 
																																																								
														
															| 
															    															        
															    															    															 | 
														 
														 																											    														
													 												
													
													
													
												 
												
												
												
												
													
														
															
																
																																																																																																										
																					| [1] | 
																					滕琳, 杨玉鑫, 张雨阳, 内森·托马斯, 张军. 国际二语自我调节学习研究二十年回顾:基于文献计量与范围综述的融通方法[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4): 145-160. | 
																				 
																																																																																																																																																
																					| [2] | 
																					 肖忠华, 戴光荣. 语料库在语言教学中的运用-中国英语学习者被动句式习得个案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40(4): 189-200. | 
																				 
																																																																																																																																																
																					| [3] | 
																					原华荣. 人口数量的有关问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8(3): 14-. | 
																				 
																																																																																																																																																
																					| [4] | 
																					陆建平. 多媒体环境下影响外语认知发展的非理性矢量:研究与控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8(3): 191-. | 
																				 
																																																																																																																																																
																					| [5] | 
																					范龙. "媒介即讯息":麦克卢汉对媒介本质的现象学直观[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8(2): 189-. | 
																				 
																																																																																																																																																
																					| [6] | 
																					王勇  孙文. 《华夷变态》与清代史料[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8(1): 141-. | 
																				 
																																																																																																																																																
																					| [7] | 
																					金普森 许法根. 抗日战争胜利后南京国民政府之内外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37(5): 94-. | 
																				 
																																																																																																																																																
																					| [8] | 
																					原华荣 周仲高 黄洪琳. 土地承载力的规定和人口与环境的间断平衡[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37(5): 114-. | 
																				 
																																																																																																																																																
																					| [9] | 
																					李岩. 消费时代大众传播媒介与中国"女人味"神话[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37(3): 183-. | 
																				 
																																																																																																																																																
																					| [10] | 
																					徐为民. 从形容词性语言到名词性语言[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37(2): 192-. | 
																				 
																																																																																																																																																
																					| [11] | 
																					何嗣江. 订单农业发展中金融创新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6(6): 120-. | 
																				 
																																																																																																																																																
																					| [12] | 
																					王晓军. 孙中山"三种人划分"思想辨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6(5): 146-. | 
																				 
																																																																																																																																																
																					| [13] | 
																					蔡罕. 北宋翰林图画院若干问题考述[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6(5): 16-. | 
																				 
																																																																																																																																																
																					| [14] | 
																					张弘. 论吴宓思想的体系性及其"一多"观念[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6(3): 100-. | 
																				 
																																																																																																																																																
																					| [15] | 
																					陈伯海. 从古代文论到中国文论--21世纪古文论研究的断想[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6(1): 5-.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