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金融辐射力是理解城市金融竞争力的一个重要方面,但是往往难以进行定量的研究.经济地理理论中的威尔逊模型为解决金融辐射的问题提供了洞见.选取经调整后的外商直接投资和上海证券交易所的融资额作为度量长三角各城市外向融资总量指标,用它来计算金融阻力.影响城市接受金融辐射的能力有两个主要因素:一个是城市的位置,另一个是金融阻力,后者反映了地方政府吸引资金的能力和意愿.用剔除了地理因素影响的金融阻力因素来度量各中心城市接轨上海的能力以及各自的金融影响力,并计算出它们的辐射半径,可见,长三角主要城市已经形成了一个联系紧密的网络,各城市的区域相互重叠,金融资源频繁互动的格局已基本形成.
|
|
关键词 :
长三角,
金融辐射,
经济地理,
辐射半径
|
|
|
[1] |
陈建军陈怀锦刘月. 预期、集聚的动态演化与政策:基于文献的讨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4): 130-141. |
[2] |
金祥荣 谭立力. 环境政策差异与区域产业转移----一个新经济地理学视角的理论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42(5): 51-. |
[3] |
汪后继 汪伟全 胡伟.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演进规律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41(6): 104-112. |
[4] |
王婉飞 王毅菲 樊玲玲. 城市游憩商业区(RBD)深度体验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9, 39(1): 43-. |
[5] |
陈建军. 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的演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37(2): 88-.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