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新定位,抑或三位一体?--论比较文学、翻译学和文化研究的关系 |
|
|
摘要 以往人们一般都将翻译和翻译学视为小道,认为它只是比较文学的工具.接受美学和解构主义文化思潮打破了关于原文与译文的尊卑等级观念,认为翻译并非只是不同语言之间的转换,实际上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翻译学并非只是研究语言转换的技巧,而是要研究翻译过程中包含的复杂的文化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了翻译和翻译学的地位.20世纪中后期,文化研究思潮兴盛,研究者着力探讨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之间的不平等关系,并对这种现象进行了深刻批判,比较文学和翻译学研究受其强烈影响,并因此实现了"文化转向",开始注重探讨不同文本、不同语言系统背后的文化内涵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经过蜕变的翻译学研究领域得以加广加深,观察剖析翻译过程和翻译目的被视为探讨各种文化之间复杂关系的重要阵地和最佳途经,它在一定程度上挤占和取代了比较文学的地位和功能,比较文学和翻译学因此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态势.迈入新世纪后,文化研究、比较文学、翻译学各自的特征和相互关系又有新的发展,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分工合作的局面.有学者认为比较文学已经过时,翻译学将居主要地位,是否如此,尚难断言.
|
|
关键词 :
比较文学,
翻译学,
文化研究,
重新定位,
三位一体
|
|
[1] |
宋浩成. 比较文学视野中的鲁迅与夏目漱石[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4): 155-162. |
[2] |
胡庚申. 生态翻译学的理论创新与国际发展[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1): 174-186. |
[3] |
冯全功. 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回顾与展望[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1): 163-173. |
[4] |
顾明栋. 后殖民理论的缺憾与汉学主义的替代理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1): 179-188. |
[5] |
计翔翔 马智慧. 西方语言中porcelain(瓷器)的跨文化语源研究
[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41(1): 140-149. |
[6] |
前沿性问题和理论研究课题组. 国际跨文化研究引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6(4): 5-. |
[7] |
程竺. 走向第二轴心时代的跨文化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34(6): 32-. |
[8] |
王志成. 宗教实在观与宗教信仰--一个跨文化问题的新探讨[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34(6): 40-. |
[9] |
徐亮. 泛文学时代的文艺学[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2, 32(1): 53-.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