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摘要  中国江永女书是一种"借源改性"、曾在小范围内流行的女性专用文字系统,今天它已正式消亡.从普通文字学的基本原理出发,可以发现,女书消亡的深层原因在于其字符的直接表音功能无法高度适应汉语的特性.汉语的单音节孤立型类型特性,决定了汉字系统的"表意体系"类型定位和字符体式结构的"形声"式终极定位,也决定了汉语的书写系统中的表音字终究要被淘汰的命运.汉字发展史由"表意/假借"阶段向"形声"阶段转化进程中同步产生的假借字消亡现象,就是这一规律的历史演绎,当代女书的消亡则是这一规律的现代演绎.因而,中国江永女书的消亡,具有普通文字学上的重大价值,必将促进普通文字学研究的深化. 
																										     | 
													    
													    	
															 | 
														 
												  		
												        
												        														
															| 关键词 :
																																																																汉语, 
																																																																	汉字, 
																																																																	类型学, 
																																																																	女书, 
																																																																	假借字, 
																																																																	形声字 
																																  
															 | 
														 
																																																								
														
															| 
															    															        
															    															    															 | 
														 
														 																											    														
													 												
													
													
													
												 
												
												
												
												
													
														
															
																
																																																																																																										
																					| [1] | 
																					罗帅. 汉字传入西域的历史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9): 28-39. | 
																				 
																																																																																																																																																
																					| [2] | 
																					窦怀永. 论六朝俗字与唐讳字形[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2): 119-130. | 
																				 
																																																																																																																																																
																					| [3] | 
																					王月婷. 从形式标记看上古汉语对象论元与受事论元的区分[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2): 131-141. | 
																				 
																																																																																																																																																
																					| [4] | 
																					李无未, 李逊. 东亚之眼:汉语音韵学史几种审视方式[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8): 124-138. | 
																				 
																																																																																																																																																
																					| [5] | 
																					李哲罕. 从拉丁语两次兴衰看语言文字由“厚”到“薄”的发展[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1): 160-168. | 
																				 
																																																																																																																																																
																					| [6] | 
																					谢俊涛. 汉语女性第三人称代词专用字的形音厘定及其启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6): 112-119. | 
																				 
																																																																																																																																																
																					| [7] | 
																					王艺臻, 王小潞. 汉语字谜神经加工过程与建模[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2): 100-109. | 
																				 
																																																																																																																																																
																					| [8] | 
																					潘夏星, 刘海涛. 汉语诗歌写作的演化轨迹:系统、词类与信息[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1): 104-115. | 
																				 
																																																																																																																																																
																					| [9] | 
																					金健人. 论汉字书写对思维方式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3): 143-152. | 
																				 
																																																																																																																																																
																					| [10] | 
																					边田钢. 汉语史视角下的《淮南子》校释新证[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3): 153-165. | 
																				 
																																																																																																																																																
																					| [11] | 
																					王小潞  王艺臻. 汉语非字面语言认知加工的“规约层级递进模型”[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4): 120-. | 
																				 
																																																																																																																																																
																					| [12] | 
																					边田钢. 试论古文字资料对上古汉语词汇研究的启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3): 175-. | 
																				 
																																																																																																																																																
																					| [13] | 
																					王月婷. 异读系统中上古汉语的语言运作模式以及相关形态标记的讨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3): 164-. | 
																				 
																																																																																																																																																
																					| [14] | 
																					金健人. 论汉语语形的美学功能[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2): 40-. | 
																				 
																																																																																																																																																
																					| [15] | 
																					史文磊 谷雨. 说汉语介词的一种从句现象[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2): 4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