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构词奠基于词根,词义因构词而丰富,更因语境等因素的变化,随语用而扩大、缩小乃至转移.称谓词交际性强,与语境的关系密切,随着时代、地域、文化、阶层的不同,使用上有构词、语义及语用等等的变化和兴替,这些情况在社会文化快速发展的唐代渐趋明显.敦煌变文中"阿婆"一词分别出现在九篇变文中,总计有28处之多,除了构词与词义的研究意义外,更可作为唐代称谓词在语用表现上的考察.根据唐代寺院宣讲的实况,衡之讲唱者与听众的互动关系,参酌《北里志》、《因话录》等记载,押座文、解座文中的"阿婆"似可解读为当时妓女对假母、老鸨的称谓.
|
|
关键词 :
敦煌变文,
阿婆,
称谓词,
构词,
语义,
语用
|
|
|
[1] |
王云路. 从“凌晨”谈汉语时间词的同步构词[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5): 53-70. |
[2] |
王振华, 方硕瑜. 抗疫演讲语篇中的顺应、同化与合作:语篇语义视角[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4): 213-227. |
[3] |
史文磊. “从综合到分析”相关概念辨正[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2): 185-204. |
[4] |
王诚 王云路. 试论并列式复音词语素结合的深层原因——以核心义为研究视角[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1): 170-. |
[5] |
黄华新 洪峥怡. 从句法到语用:隐喻的真值条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3): 120-. |
[6] |
王小潞 郑伟. 双关语的语义通达模型及其认知神经加工特征[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2): 115-. |
[7] |
刘建鹏 洪明. 基于语言网络的语义韵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6): 69-. |
[8] |
黄华新 叶颖秀. 亲子互动中的语用论辩[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5): 129-139. |
[9] |
[加拿大]克劳迪·帕那西奥. 奥卡姆心灵语言理论中的直觉行为语义学[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2(3): 50-. |
[10] |
[美]久拉·克里马. 从语义学到心灵哲学: 重思对阿奎那关于理智之非物质性论证的一些批评[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2(3): 60-. |
[11] |
黄华新 叶颖秀. 亲子论辩研究刍议[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5): 44-52. |
[12] |
张俊阁. 汉语否定处置句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5): 182-190. |
[13] |
金立 赵佳花. 逻辑学视域下的类比推理性质探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4): 43-51. |
[14] |
刘毅青. 作为哲学创造的哲学翻译: 以西方汉学为借镜[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4): 189-. |
[15] |
胡龙彪. 中世纪两种语义学及其现代重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44(4): 45-5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