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根据岁时民俗的传承性与变异性特征,中国端午节与韩国端午祭均为中国上古端午祭的现代传承.端午节即端午祭,祭祀是端午节的本意.中国端午节的历史文化内涵大于韩国端午祭.中国端午日举办的各种节俗活动,归结起来均与祭祀信仰有关,并有官方与民间的等级区别.现今韩国江陵端午祭由"儒教式祭仪"和"巫俗祭仪"两部分组成,实即相当于官方与民间的祭祀活动.自上古时期至今,在端午这一天祭祀以祓除瘟疫、祈求人寿年丰,在中国和韩国都未有任何改变.几乎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所有细节,都可以在中国端午节俗活动中找到具体的、同一性质的对应.
|
|
关键词 :
中国,
韩国,
端午节,
端午祭,
岁时民俗特征
|
|
[1] |
卢圣华, 汪晖.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民营企业诉求:基于“地方领导留言板”和大语言模型的实证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9): 84-97. |
[2] |
周义凯, 刘海涛.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方言与共同语的关系——兼述虚拟言语社区的地位和功能[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8): 124-137. |
[3] |
张威, 王海珠. 中国古代文论话语的深度翻译与学术传播[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7): 85-92. |
[4] |
章宏, 梁凯静, 赵天娜. 文化共享与市场契合:中国原创电视节目模式落地海外的机制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6): 44-57. |
[5] |
庞虎, 金烑烗. 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文明意蕴[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5): 5-17. |
[6] |
袁靖华, 陈宇辉. 地方共情[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3): 26-45. |
[7] |
周云亨, 吴磊. 全球能源治理变革与中国的战略选择[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2): 30-40. |
[8] |
冯全功. 从谢赫的绘画“六法”到文学翻译“六法”[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10): 127-136. |
[9] |
伏佳佳, 张国清. 世界主义及其超越[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1): 5-20. |
[10] |
王鑫. 另一种现代化:西方现代性自我想象中的中国[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1): 21-31. |
[11] |
张柏榕. “一带一路”的文明叙事与世界意义[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1): 32-41. |
[12] |
陈国权, 原桂楠. 中国“国家”的特性:基于中美国家体制的比较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9): 73-85. |
[13] |
谢文惠, 孙敏强. “机轴”:中国古代文法理论的象喻思维和艺术阐释[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9): 140-147. |
[14] |
袁淼叙. 汉学家科布泽夫的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与翻译[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7): 137-145. |
[15] |
章伟芳, 陈乐怡, 王慧慧, 杨廷忠. 我国城市男性居民心理压力变化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6): 103-115.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