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摘要  晚清君主立宪思想是中国近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七八十年代洋务运动时期早期改良派的"君民共主"主张.但是,这种"君民共主"缺乏近代立宪国家的基本特征,只是君主立宪思想在近代的最初发端而已.戊戌维新时期,君主立宪思想有了较大的发展,初步具备了资产阶级宪政国家的基本内涵.20世纪初崛起的立宪派提出了"国民立宪"的主张,从而把晚清君主立宪思想由二元君主立宪制推进到了最高形态--议会君主立宪制,中国的民主政治也迈出了由封建专制走向民主的第一步.晚清君主立宪思想的递进发展.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社会的变迁和处在内忧外患局势下知识分子的心态变化历程.无论是君主立宪还是民主共和,在变封建专制为资本主义制度这一基本点上,两者是一致的、同质的,这正是我们应该肯定君主立宪思想起了积极作用的根本所在. 
																										     | 
													    
													    	
															 | 
														 
												  		
												        
												        														
															| 关键词 :
																																																																君主立宪, 
																																																																	思想, 
																																																																	历史考察 
																																  
															 | 
														 
																																																								
														
															| 
															    															        
															    															    															 | 
														 
														 																											    														
													 												
													
													
													
												 
												
												
												
												
													
														
															
																
																																																																																																										
																					| [1] | 
																					王卉, 杨金才. 《乌有乡消息》中双重英国性的探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9): 136-149. | 
																				 
																																																																																																																																																
																					| [2] | 
																					赵东. 马恩经典文本中的刑法思想阐释及其当代价值[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5): 107-123. | 
																				 
																																																																																																																																																
																					| [3] | 
																					连凡. “Neo-Confucian(ism)”概念的历史演变及其思想史定位[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 53(2): 67-84. | 
																				 
																																																																																																																																																
																					| [4] | 
																					段凡. 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理论与实践逻辑[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8): 5-18. | 
																				 
																																																																																																																																																
																					| [5] | 
																					郭靖祎, 蒋奋. 习近平法治思想中有关教育公平的重要论述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8): 19-27. | 
																				 
																																																																																																																																																
																					| [6] | 
																					樊宁. 清儒惠栋汉学思想的演进理路[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5): 56-71. | 
																				 
																																																																																																																																																
																					| [7] | 
																					任裕海. 多维视域中的美利坚启蒙运动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10): 120-135. | 
																				 
																																																																																																																																																
																					| [8] | 
																					邓华莹. 文本改写与言说真意:辛亥康有为虚君共和论的来龙去脉[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1): 152-164. | 
																				 
																																																																																																																																																
																					| [9] | 
																					肖朗. 启蒙时代的康德教育学讲座及其教育思想:基于近代德国大学教育学讲座改制的考察[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5): 10-. | 
																				 
																																																																																																																																																
																					| [10] | 
																					加林·吉汉诺夫. 在不同的学科之间自由地游弋----巴赫金的理论建构风格[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5): 100-. | 
																				 
																																																																																																																																																
																					| [11] | 
																					董雪兵  李霁霞  池若楠. 习近平关于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6): 16-. | 
																				 
																																																																																																																																																
																					| [12] | 
																					肖朗 李宇亮. “将青年导向德性”:培根青年教育思想新探[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6): 18-. | 
																				 
																																																																																																																																																
																					| [13] | 
																					肖朗. 东西文化观与近代中日文化交流——以日本“另类”启蒙思想家中村敬宇为考察中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1): 147-. | 
																				 
																																																																																																																																																
																					| [14] | 
																					田正平 潘文鸯. 郑晓沧与国立浙江大学[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3): 121-. | 
																				 
																																																																																																																																																
																					| [15] | 
																					肖朗  孙莹莹. 梁启超的《和文汉读法》及其对清末民初思想界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1): 6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