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语用综观论由比利时学者耶夫·维索尔伦率先提出.该理论以达尔文进化论为思想基础,旨在建立一个统一连贯的理论框架,用以解释人们在语言使用中不断做出的选择现象.从语用综观的角度看,隐喻的使用也是一个不断做出选择的过程.通过引入变异性、协商性和适应性等三个处于不同层次而又相互联系的关键概念,我们可以更好地阐释隐喻的生成及理解:隐喻的生成是发话人以相似性为原则寻求源域,并从最佳个体关联角度对源域进行适应性评价的过程;隐喻的理解也同样充满了变异、协商和适应,释话人需要在可能的范围内选择具有最佳语境适应性的语义解释.以语用综观论为出发点,结合具体的汉语隐喻实例,可以使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来认识"人们是如何使用隐喻的".
|
|
关键词 :
隐喻,
语用综观,
选择,
适应
|
|
[1] |
韩书安. “鸢飞鱼跃”:一个理学隐喻的生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4, 54(2): 152-160. |
[2] |
黄华新, 祝文昇. 科学论证中的隐喻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9): 104-113. |
[3] |
盖君芳, 黄宝忠. 教育人工智能:新的革命[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6): 53-65. |
[4] |
毛立平. 清代女性自杀案件的司法审理与性别隐喻[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2, 52(10): 106-119. |
[5] |
吴航, 陈劲. 制度逻辑视角下跨国并购整合的创新机理:以并购协同为中介[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6): 134-148. |
[6] |
张慧玉, 安雨晨. 语言价值、权力结构与国际组织的语言选择[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4): 228-240. |
[7] |
陈新宇. 韦尔纳茨基的思维格局及其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5): 170-. |
[8] |
黄华新 洪峥怡. 从句法到语用:隐喻的真值条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3): 120-. |
[9] |
陈伟英 谢莉. 动词隐含因果性和语篇话题性对回指选择的影响[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3): 133-. |
[10] |
周玲强 毕娟. 文化距离对国际旅游目的地选择行为的影响:以中国入境游市场为例[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4): 90-. |
[11] |
朋文欢 黄祖辉. 契约安排、农户选择偏好及其实证——基于选择实验法的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4): 99-. |
[12] |
范莉娜 李秋成 周玲强. 民族旅游地居民分类与支持行为: 基于文化适应理论的视角[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1): 170-. |
[13] |
李莹 莫雷 史大鹏 张学新. 不同性质汉语隐喻句认知加工的fMRI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2(6): 8-. |
[14] |
陈国权 陈晓伟 孙韶阳. 选择性执法、非法治化竞争与系统性腐败[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6): 164-. |
[15] |
王天翼王寅. 认知语言学对西方哲学的贡献[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4): 52-62.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