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学"、"术"源于经验和模仿,与"必然之例"、"可成之功"相应的"学者"("文人")、"商人"("工匠"),预示着"体用"在中国社会阶层中的"两分"。呼应西方"学术"统一—分离—再统一的历史轨迹,中国高等教育的现代趋向呈现为"学术分校"、"文理通科"的特征。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逻辑起点和评判依据主要侧重于实用功能。西方文化创新和科学发展的社会细胞是"沙龙"及"咖啡馆",并演化为近代学术团体与期刊等创新平台。整合教育创新的文化资源,强化学术发展的心理动因,培育"无形学院"的物质土壤和精神氛围,使学术的三重功能内化为人的生命需要,这是新时代学校教育的使命。
|
|
关键词 :
学术,
嬗变,
教育创新
|
|
|
[1] |
林家骊, 何玛丽. 从“史笔”到“文笔”[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4): 36-49. |
[2] |
叶君剑. 中国渔业史研究:学术史回顾与思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5): 160-. |
[3] |
周妍. 叶德辉与诸桥辙次的学术交流与思想碰撞[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4): 100-. |
[4] |
刘超 田正平. 中国近代大学教师评聘制度的历史考察——以国立名校为中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2): 18-. |
[5] |
陆建平. 中国学术规范动态的国际传播数据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4): 207-. |
[6] |
陈露茜. 外国教育史学在中国[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2): 32-. |
[7] |
陈东辉. 清代学者学术信息获取方式初探——以乾嘉时期为中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6): 96-. |
[8] |
蔡基刚 张弘坤. 洪堡特语言哲学思想视野下的汉语学术期刊走出去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5): 42-50. |
[9] |
陆建平. 中国学术出版的国际化进程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5): 51-66. |
[10] |
龚延明. 《宋代登科总录》与创新的宋代精英数据库[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1): 33-. |
[11] |
毛振华. 龟井南冥《春秋左传考义》的注释方法及其学术史意义[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2(6): 16-. |
[12] |
蔡基刚. 国际科学英语和中国科技英语学科地位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2(3): 68-. |
[13] |
张凯. 路径与旨趣:近代浙江文化史研究嬗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2(2): 53-. |
[14] |
商丽浩 葛福强. 研求学术: 民国时期高校教师公派出国制度的演进[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6): 129-. |
[15] |
蔡基刚. 再论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通用英语和学术英语[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4): 83-93.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