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理念主要源于儒家及佛家宣扬的慈善观念,基于这种理念的救济活动源远流长,体现出慈善恩赐、重养轻教、济贫救困的明显特色,但终究不能将社会救济事业导入法制化轨道.晚清以降,受到西方社会救济理念的影响,中国传统社会救济理念开始向近代嬗变,慈善观念演进为国家责任观念,重养轻教的消极救济观念演进为教养并重的积极救济观念,道德色彩浓厚的济贫救困观念演进为"全民救济"观念.理念的嬗变为近代中国社会救济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并进而在民国政府颁布的有关社会救济法规中化为国家的立法诉求.
|
|
关键词 :
近代中国,
社会救济,
理念嬗变,
立法诉求
|
|
|
[1] |
龚缨晏. 中国第一艘轮船的由来[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3(2): 107-114. |
[2] |
肖朗 王鸣. 近代中国科学观发展轨迹探析----以清末民初science概念内涵的演化为中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43(6): 16-32. |
[3] |
黄宝忠. 中国近代民营出版业成长的社会生态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43(5): 103-121. |
[4] |
金普森, 潘国旗. 论近代中国内外债的相互演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40(4): 78-87. |
[5] |
张东刚. 近代中国总需求变动的宏观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37(6): 36-. |
[6] |
田正平 朱宗顺. 评列文森的近代中国史观--对列文森《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的思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34(1): 5-. |
[7] |
周谷平 应方淦. 近代中国教会大学的学位制度[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34(1): 13-. |
[8] |
潘国琪. 近代中国国内公债史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 33(5): 114-. |
[9] |
周谷平 王剑. 近代西方教育实验理论和方法在中国的传播[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0, 30(3): 82-.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