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由于词的多义性,人们在言语交际中往往不能单凭字面意思来理解其真正的内涵或外延,语境的研究使人们把视野拓展到词的上下文和情境上下文,但有时单凭语境而没有认知主体的联想参与,也不能达到正确理解词语深层语义的目的,因为语义的产生来自语境与认知主体之间的互动,而联想是互动的主要路径.从认知主体来看,联想有其生物基础和心理基础.
|
|
关键词 :
联想,
语义,
连接功能,
认知主体
|
|
[1] |
王振华, 方硕瑜. 抗疫演讲语篇中的顺应、同化与合作:语篇语义视角[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4): 213-227. |
[2] |
史文磊. “从综合到分析”相关概念辨正[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2): 185-204. |
[3] |
黄华新 洪峥怡. 从句法到语用:隐喻的真值条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3): 120-. |
[4] |
王小潞 郑伟. 双关语的语义通达模型及其认知神经加工特征[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9, 5(2): 115-. |
[5] |
刘建鹏 洪明. 基于语言网络的语义韵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6): 69-. |
[6] |
[加拿大]克劳迪·帕那西奥. 奥卡姆心灵语言理论中的直觉行为语义学[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2(3): 50-. |
[7] |
[美]久拉·克里马. 从语义学到心灵哲学: 重思对阿奎那关于理智之非物质性论证的一些批评[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 2(3): 60-. |
[8] |
金立 赵佳花. 逻辑学视域下的类比推理性质探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4): 43-51. |
[9] |
刘毅青. 作为哲学创造的哲学翻译: 以西方汉学为借镜[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4): 189-. |
[10] |
胡龙彪. 中世纪两种语义学及其现代重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44(4): 45-55. |
[11] |
吴平. 论英语方位倒装句的动词限制条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44(4): 174-181. |
[12] |
李可胜 邹崇理. 基于句法和语义对应的汉语CCG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43(6): 132-140. |
[13] |
胡龙彪. 说谎者类型悖论的自然破解----基于布里丹的语义封闭逻辑[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43(3): 53-61. |
[14] |
张建理. 论动词本原构式[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42(6): 174-185. |
[15] |
张建理. 英语双宾语构式的历时演变探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41(3): 149-158.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