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5年1月13日 星期一   首页 |  期刊介绍 |  编委会 |  投稿指南 |  信息服务 |  期刊订阅 |  联系我们 |  预印本过刊 |  浙江省高校学报研究会栏目 |  留言板 |  English Version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Vol. 36 Issue (4): 11-    DOI:
栏目 最新目录| 下期目录| 过刊浏览| 高级检索 |
跨文化视野下的学科会聚

全文: PDF (453 KB)  
输出: BibTeX | EndNote (RIS)      
摘要 

学科的交叉和会聚需要理论的支撑.它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中心项(Central Item),学科会聚与交叉必有一个主要的领域、学科或学说,这是确定首席专家的依据;(2)关联域(Context),即构成该学科会聚的以中心项为主的相关领域,这是确定准入人员、准入项目的依据;(3)学科间性(Inter-disciplinity),这是学科交叉会聚所产生的新的质素,即新的前沿性领域、新的关节点,也是学科会聚所要探索的新知识.一个新的科研群体是否有前景、有地位,主要取决于对"学科间性"这一新的知识宝库的把握程度.学科会聚背后是人才的会聚,而人才会聚时所释放出的凝聚力或离心力都远远大于一般素质的人员,因而除了科研群体的共同信念外,上述三个理论可以说也是处理科研群体人事关系的依据.此外,还必须有共同的跨文化的视野.因为学科的分化是在希腊及近代的西方文化语境下发生的,而学科的交叉与会聚已超出单一的语境.凝聚于一个群体的学者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作为研究对象的客体,有的涉及不同文化的价值认同(例如生命科学、环境问题).特别是人文社会科学或者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交叉学科,有无跨文化的视野可以说是研究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服务
把本文推荐给朋友
加入我的书架
加入引用管理器
E-mail Alert
RSS
作者相关文章
关键词 学科会聚中心项关联域学科间性跨文化视野    
    
引用本文:   
陈村富  刘玉鹏. 跨文化视野下的学科会聚[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6(4): 11-.
链接本文:  
https://www.zjujournals.com/soc/CN/     或     https://www.zjujournals.com/soc/CN/Y2006/V36/I4/11
发表一流的成果,传播一流的发现,提供一流的新知

浙ICP备14002560号-5
版权所有 © 2009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浙ICP备05074421号
地址: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 邮编:310028 电话:0571-88273210 88925616 E-mail:zdxb_w@zju.edu.cn
本系统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设计开发  技术支持:support@magtec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