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当今的时代被称为"第二轴心时代",这意味着这一时代难题的性质在改变,并相应地要求我们改变解决难题的方式,跨文化研究就是在这一背景下兴起的.跨文化研究是一种不同于之前多学科的、交叉学科的、跨学科的,甚至文化间的比较研究等的全新方法.跨文化研究有两大特征,即整体主义立场和对话精神.目前呈现出三种跨文化研究进路:以生态等基本生存问题为基础和核心的研究进路;以诸传统的相互对话和共同转变为手段和目标的研究进路;以当代生活为中心进行全新创造的研究进路.
|
|
关键词 :
第二轴心时代,
跨文化研究,
对话
|
|
[1] |
加林·吉汉诺夫. 在不同的学科之间自由地游弋----巴赫金的理论建构风格[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5): 100-. |
[2] |
瓦列里·秋帕. “共识性对话”——略论巴赫金对话理论之元语言特质[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5): 110-. |
[3] |
顾明栋. 后殖民理论的缺憾与汉学主义的替代理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1): 179-188. |
[4] |
计翔翔 马智慧. 西方语言中porcelain(瓷器)的跨文化语源研究
[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41(1): 140-149. |
[5] |
邱 戈. 从对话伦理想象传播的德性----哈贝马斯、阿佩尔和巴赫金对话思想的比较与思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41(1): 63-71. |
[6] |
朱水涌 严 昕. 文化转型初期的一种中国想象——论《中国人自画像》、《中国人的精神》、《吾国吾民》的中国形象塑造[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40(6): 15-. |
[7] |
[德]佩里·施密特-洛伊克尔. 走向创造的佛—耶神学
[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40(3): 40-50. |
[8] |
邱 戈. 巴赫金理论的传播思想史意义[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40(2): 82-88. |
[9] |
潘天群. 博弈中的行动对话与认知状态变迁[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8(5): 13-. |
[10] |
曹顺庆. 中国文论话语及中西文论对话[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8(1): 123-. |
[11] |
施旭. 话语分析的文化转向:试论建立当代中国话语研究范式的动因、目标和策略[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38(1): 131-. |
[12] |
王志成. 佛教净土、基督教天国与非实在论宗教哲学[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 37(4): 41-. |
[13] |
毛丹 周展. 恐怖主义:全球化语境中的文化暴虐主义[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6(4): 27-. |
[14] |
前沿性问题和理论研究课题组. 国际跨文化研究引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 36(4): 5-. |
[15] |
王志成. 宗教实在观与宗教信仰--一个跨文化问题的新探讨[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34(6): 40-.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