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朱熹崇正、重统、尚雅、尊古的文化心态代表了近古时代正统文人的文化心理.朱熹把理一分殊的思想贯穿到文学的领域中,引申出文道一本论.同时,又将传道之文和抒情之诗加以区别,肯定诗歌的价值多重性,提倡一种将直觉和理性相结合的体验诗学.而心性义理不同程度的渗透,则形成了朱熹诗歌的丰富层次和各类文本的独特性.文从道出的观念,又使朱熹的文风趋向平易自然,使其文章呈现出以立意为本而不尚词采的风貌.
|
|
关键词 :
朱熹,
理学,
诗文,
道学气象,
理学诗派
|
|
|
[1] |
来晓维, 刘慧梅. 闲暇与幸福的关系:一个被遗忘的德性伦理问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4): 144-153. |
[2] |
屈文生, 王孜政. 《托德西利亚斯条约》与世界秩序的形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3): 166-181. |
[3] |
何诗海. 清代“诗文相通”说[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 51(1): 187-199. |
[4] |
邵鹏 虞涵 张馨元. 建设性新闻的理论溯源及价值——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2010至2019年文献分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2): 26-. |
[5] |
孙敏强 谢文惠. 试论中国古代文论中的“具眼”说[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 6(2): 46-. |
[6] |
肖朗 李宇亮. “将青年导向德性”:培根青年教育思想新探[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6): 18-. |
[7] |
顾青青 张彦. 论马克思主义与道德之争的三个问题[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4): 27-36. |
[8] |
何善蒙 李栅栅. 吕留良对“止至善”的义理诠释[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8, 4(1): 213-. |
[9] |
胡可先. 新出文献与李白研究述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5): 5-20. |
[10] |
徐献军. 妄想症与精神分裂的现象学精神病理学解释[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4): 121-129. |
[11] |
陈建军陈怀锦刘月. 预期、集聚的动态演化与政策:基于文献的讨论[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 1(4): 130-141. |
[12] |
李恒威 徐怡. 论威廉·詹姆斯的意识研究[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 44(4): 33-44. |
[13] |
顾旭明. 陈樵理学思想摭鳞[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43(4): 196-200. |
[14] |
何志鹏. 在政治与伦理之间:本体维度的国际法[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42(5): 73-. |
[15] |
邱 戈. 从对话伦理想象传播的德性----哈贝马斯、阿佩尔和巴赫金对话思想的比较与思考[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 41(1): 63-71. |
|
|
|